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医署

太医署

官署名。北齐太常寺置,掌医药等事,有令、丞。隋朝令二员、丞一员,又有主药二员、医师二百员、药园师二员,医博士二员、助教二员、按摩博士二员、祝禁博士二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 又置医监五员、正十员。唐朝令二员、丞二员、医监四员、医正八员,掌医疗之法; 其属有四: 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执教,考试登用如国子监;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员,京师以良田为园,药园生业成为师; 另有药医、针助教,针师,按摩师及医师、医工、医生、典药、针工、针生、按摩工、按摩生、咒禁师、咒禁工、咒禁生等属。


官署名。北齐置太医署,掌医药事,其官有令、丞等,属太常寺。隋沿其制。唐代太医署,有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医监四人,皆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教以博士,考试登用如国子监。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唐代太医署,既是监督、医疗机构,又是培训医务人才的机关。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太医署》、《隋书·百官中、下》、《新唐书·百官三·太医署》。

猜你喜欢

  • 正治卿

    文勋官名。明置,以授从二品文官再考称职者。勋官名。明置,为文勋第四阶,秩从二品。

  • 同签某京留守事

    官名。辽置,为留守的佐官,地位在副留守、知留守事、同知留守事之下。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萧滴冽曾任同签南京留守事。参见“留守司”。

  • 见“圉人”。监狱名。商代设置,见于甲骨卜辞。圉的分布,在内地与边塞地区均有,被囚禁者既有战争的俘虏,也有本族的奴隶。

  • 掌膳郎

    散官名号。明洪武十年(1377)置,以授光禄司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署丞中庖人出身者。三十年改司为寺,官制仍旧。

  • 内阁收发红本处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乾隆嘉庆间设立,又称红本处或收本房。专掌收发红本。题本用红笔批写谕旨,凡批示过的题本称为红本,交由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抄,年终缴回汇集,贮入红本库。本处职官由大学士在满、汉中书内派委

  • 王国谒者

    王国谒者即王谒者,俸比四百石,掌冠长冠。《后汉书·百官志》。官名。西汉始置,属王国郎中令。以宦官充任,为王的亲近侍从。《汉书·荆燕吴传》记燕王“定国有欲诛杀臣肥如令郢人,郢人等告定国。定国使谒者以它法

  • 右府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右府上士佐官,正二命。

  • 统计局副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司务,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

  • 官制用语,即拜官授职。汉朝也称官员改任它官。《汉书·景帝纪》: 中元二年(前148)“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历代沿用。又,免除官

  • 安民厂

    官署名。明朝内府厂库之一。天启六年(1626)五月王恭厂灾后,遂建于北京西直门,置官职掌均同于王恭厂。宫廷造作机构。明置,旧名王恭厂,署在京师西南隅。掌造铳炮、火药之类。设掌厂太监一人,贴厂、佥书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