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辇奉御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殿内省尚辇局置为长官,二员,正五品。唐朝殿中省尚辇局沿置,二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奉舆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宋朝殿中省尚辇局沿置,四或六员,徽宗崇宁三年(1104)置典御后,位其下; 南宋罢。辽朝殿中司尚辇局沿置。元朝侍正府置二员,正六品,以尚饰兼。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尚辇局的主官。唐沿置。宋为尚辇局的佐官,位在典御下。辽仍为尚辇局的主官。见“尚辇局”。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殿内省尚辇局置为长官,二员,正五品。唐朝殿中省尚辇局沿置,二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奉舆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宋朝殿中省尚辇局沿置,四或六员,徽宗崇宁三年(1104)置典御后,位其下; 南宋罢。辽朝殿中司尚辇局沿置。元朝侍正府置二员,正六品,以尚饰兼。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尚辇局的主官。唐沿置。宋为尚辇局的佐官,位在典御下。辽仍为尚辇局的主官。见“尚辇局”。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529)后班阶稍降,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班。
官名,为令之副长官,佐令掌乘舆及厩中诸马。参看“未央厩令”条。
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三品,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称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凤阁、鸾台三
公府诸曹之一。西晋安平献王孚为太宰时府内置刺奸曹,设属一人,主罪法。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马”。
官名。即国子监丞。官名。清末学部成立后,以国子监归并学部,部内设国子丞一人,秩正四品,掌文庙及辟雍两处礼仪事务。所属有典簿四人,正七品,掌祀典庙户;典籍四人,正八品,掌祭器、乐器。奉祀官二人,七至九品
官名。清朝盛京礼部长官。额设一人,满缺,秩正二品。总掌部务。
官名,辽置。内侍省官员。职掌不详。内官名。辽置,见“左承宣使”。
辽军队名。辽代亲王大臣,往往置私军,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国家有事,即借其私军随征,余兵则保卫本官府。太子军即太子府私军。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左厩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