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南朝梁公、侯国置,掌府第警卫。参见“典卫令”。
匈奴官号,位次骨都候,为领兵武官。见《后汉书·匈奴传》。
羽林官指羽林骑或羽林郎。参看“羽林士”、“羽林郎”、“羽林骑”条。
官署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京城西旧染院为夏州蕃驿,属鸿胪寺。后改称都亭西驿,掌接待河西蕃部贡奉使者。设管勾二人,以诸司副使以下至三班使臣充任。官署名。宋置都亭西驿及管干所,属鸿胪寺,
官场用语。宋朝官员所任差遣之地离都城千里以外者,称远地。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凡官员注授差遣离都城逾千里者,称为远地。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中候副职。东汉省。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中候之副,车驾出,掌佐式道中候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参看“式道候”条。
官名。晋朝置,属右卫将军,统率佽飞虎贲(《晋书》中因唐朝人避讳改为武贲),负责侍卫皇帝,皇帝出行时随行护卫。武官名。晋置, 属右卫将军,统佽飞虎贲以供宿卫。
降奴服于即匈奴国君单于,王莽改单于曰此。见《汉书·王莽传》。
官名,秦汉皆置,掌执戟在殿陛下值班。《后汉书·虞延传》:“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汉书·惠帝纪》:“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注:“应劭曰:执楯、执戟、亲近陛卫也。”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左厩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