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三公、三师及六省、一台、九寺、三监、十四卫、东宫诸司、王府、公主邑司官及唐初天策上将府官员为京职事官。参见“京官”。
吏员名。宋于殿中省六局均置。员额二至六人,以手分或前行吏员为之,掌办局内事务。
太子的称谓。《后汉书·安帝纪》:“降夺储嫡,开萌邪蠹。”
官名。南宋为向金及蒙古求和、议和所派使臣。
官名。十六国姚襄置。《晋书·姚襄载记》:“ (襄) 以强白为后部帅。”
即“太子少师”。见“宫衔”。
吏部尚书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吏部尚书为大天”。
官名。参见“左宗人”。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门下属吏,掌文书。位低于主记室掾。其下有录事史、录事书佐。郡县开设军府者置录事参军。南北朝后只称“录事”。
“太子太傅”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