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忠节将军

忠节将军

官名。三国蜀置。《三国志·杨洪传》:“(后主)建兴元年(223),赐(杨洪)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蜀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三国志·蜀书·杨洪传》:“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果生获元。洪,建兴元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

猜你喜欢

  • 太常音声人

    杂任职名。唐置,属太常寺的太乐署,掌乐舞承应之事。员额一万二千零十七人,其身份介于乐户与平民之间。

  • 亚相

    御史大夫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御史大夫为亚台、为亚相、为司宪”。御史大夫的别称。秦汉官制,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丞相缺位,用以递补,故称亚相。《汉书·百官公

  • 典豫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豫王府,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参见“典乐”。

  • 巾帽局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二年(1379)置,设官大使、副使。十七年定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二十八年改大使正五品,左、右副使从五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

  • 馆阁编校

    即“馆阁编校书籍”。

  • 衔枚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大驭中大夫衔枚中佐官,正一命。

  • 岷州十八族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岷州(今甘肃岷县)吐蕃十八族军民政务,又称十八族元帅府。置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知事各一员。

  • 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提刑按察司改立,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隶江南行台。参见“肃政廉访司”。

  • 小卜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卜司次官,佐太卜下大夫掌以占卜决定事物的吉凶。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官名。见“太卜下大夫”。

  • 县推司

    吏员名。宋置,佐助知县审理狱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