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总理行营事务处

总理行营事务处

官署名。清制,行营为皇帝出巡时临时建立的驻跸处所,亦称“御营”。据《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一五五记载:“康熙初年规定,驻跸之地,均按向导总统等先期指示地盘,护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预往,同武备院卿司幄及工部官设立行营,中建帐殿御幄,围以黄髹木城,建旌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网城,正南东西各设一门。”网城百步外,则由八旗各设警跸帐房。光绪初年置总理行营事务处,设总理大臣六人,由宗室王公、蒙古王公及满洲大臣中特简,掌行营的政令。其具体的任务是:在皇帝出巡前期,考出巡所需日期,拟所走路程,定扈从官员数目,奏明后通知各有关衙门分别准备。行营或行宫安设齐备后,总理行营大臣周历巡视,看其是否安全妥当。皇帝将至由他们警跸,凡不应在内者概行驱出。总理大臣之下设有办事章京十六人,以护军参领兼任,掌章文移。总理行营事务处虽为常设衙门,但官员均为兼职,人数不多,平时各回原衙,于皇帝出巡时集中办事。

猜你喜欢

  • 国傅

    官名,汉朝王国置,掌导国王以善。《后汉书·百官五·王国》:“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国)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本注曰: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西汉时王国之傅,也称太傅,成帝改太傅曰傅。见

  • 左仆

    官名。战国置。掌驾驭战车。《善斋吉金录》卷一四页四著录战国官印文: “左仆囗鈢。 ”刘体智释注: “周制一车,左为仆,右为戎。戎右,故此称左仆。”

  • 王府户曹参军事

    官名。北魏始于诸王府置户曹参军事,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亦置。唐制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上,掌封户、僮仆、弋猎、过所(通行凭证)。

  • 王国典卫

    官名。隋于诸王国置典卫,唐沿置于亲王国,员额八人,掌守卫、陪从。

  • 包衣大

    满语官名。意为“包衣头”。汉译为“内管领”。

  • 纪和大夫

    散官名。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十阶,秩正六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六品上,称纪和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东都国子监

    官署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陪都洛阳增置,初有国子学、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玄宗天宝九载(750 )置广文,宪宗元和(806—820)初置律学,学官、学生分为京师、东都两地教授。

  • 书博士

    学官名。西晋置,掌教授书法。《晋书荀勖传》: “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

  • 讨寇将军

    官名。三国魏、蜀皆置,统兵出征或作为太守等地方长官的加官。魏、晋、南朝宋皆八品(一说魏为五品)。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为七品,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从八品上

  • 钵阐布

    官名。即吐蕃官钵掣逋,掌国政最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