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抄儿赤

抄儿赤

蒙古语,意为“乐师”、“琴师”。元朝司乐官员之称。

猜你喜欢

  • 监军事

    官名。省称“监军”,参看“监军”条。

  • 官名。春秋战国置。一说即“田畯”。掌农田耕作。《礼记·郊特牲》: “飨农”郑玄注: “农,田畯也。”田官。《礼记·郊特牲》:“飨农及邮表畷禽兽。”注:“农,田畯也。”畯,田官。

  • 太子正字

    官名。见“正字”。官名。隋始置,属司经局,炀帝时改为正书,唐初复为太子正字。后代沿置,至明清称司经局正字。参见“司经局”。

  • 小尼仓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不定,其职掌为佐大尼仓管理征收钱粮。民国时期沿置。

  • 达喇嘛

    封号。清朝藏传佛教之职任喇嘛。位在札萨克喇嘛之下,副达喇嘛之上。于北京、盛京、热河等地设十七人。蒙古各庙徒众在五百人以下者亦得设一人。分掌寺庙佛教事务。

  • 集贤院留院官

    官名。唐于集贤院置留院官,以学士充任,由皇帝以特别敕令任命之。

  • 祠祭署奉祀

    官名。清朝在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帝王庙各设祠祭署奉祀,掌管守神库,巡视洒扫。奉祀下有祀丞等。官秩为从七品和从八品。参看《清史稿·职官志二、六》。官名。明清太常寺所属。明代于天坛、地坛、朝日

  • 寄居官

    官场用语。又称私居官。宋朝官员不以客居及本贯土著,皆称为私居、寄居官。意指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之臣。

  • 第三领人庶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三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从六品。

  • 君侯

    ①春秋战国时诸侯之尊称。后世用以称丞相。②汉朝以后高官贵人泛称。对列侯的尊称。《战国策·秦策五》:“少庶子甘罗曰:君侯(吕不韦)何不快甚也?”《汉书·刘屈氂传》“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刘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