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掖廷

掖廷

1、官署名,也写作掖庭。秦和汉初称永巷,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掖廷,属少府,其长官称令,另有副长官丞八人,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管理宫中诏狱等,由宦者担任。属官有掖廷户卫、掖廷狱丞、少内啬夫、暴室丞等。东汉仍属少府,但掖庭、永巷并置。《后汉书·百官三·少府》:“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左右丞、暴室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暴室丞主中妇人疾病者,就此室治;其皇后、贵人有罪,亦就此室。”注:“《汉官》曰:吏从官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员吏十人。”“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官婢侍使。丞一人。本注曰:宦者。”注:“《汉官》曰:员吏六人,吏从官三十四人。右丞一人,暴室一人。”

其后,魏、晋掖庭改属光禄勋、官吏用士人。南朝不置。北齐置令,为长秋寺掖庭署长官,复用宦者。隋初掖庭令属内侍省,为掖庭局长官,二员,正八品;炀帝改局为署,用士人,令属长秋监。唐朝掖庭令复为内侍省掖庭局长官,员二人,宦者,从七品下,掌管宫人簿帐及女工事务。金朝掖庭令为卫尉司掖庭局长官,掌皇后宫中事务。

2、代嫔妃。掖庭本为正殿旁边的房舍,为嫔妃居住的地方,因此,也用来代指嫔妃。《后汉书·皇后纪》:“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

3、掖庭狱的省称,掌考问囚禁宫中犯人。《后汉书·皇后纪》:“和帝幸人吉成,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蛊事,遂下掖庭考讯,词证明白。太后以先帝左右,待之有恩,平时尚无恶言,今反若此,不合人情,更自呼实覆,果御者所为。”

猜你喜欢

  • 公曹参军

    官名。北魏置为司徒府僚属,甄楷曾任此职。见《魏书·甄楷传》。

  • 上林苑监丞

    官名。明置,为上林苑监的佐官。见“上林苑监”。

  • 勾当度支使

    官名。见“度支使”。

  • 雒阳诏狱

    官署名,即设在雒阳的诏狱。诏狱,掌奉诏囚禁或审理犯人。《后汉书·百官志》:“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

  • 京师内外城地方检察厅

    官署名。清末京师检察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附于京师内外城地审厅内。掌京地审厅管辖案件的检察事宜。置检察长一人,检察五人,并典簿、主簿、录事等。

  • 工部税关

    清代工部所属的税收机关。清制,户部的税关称为常关。凡征收竹木船钞的税由工部负责,简称为工关。其中营缮清吏司征收木税与苇税,木税关有直隶通永道六口、多伦诺尔厅大河口、山东临清、山西杀虎口、交城县武元城、

  • 主泊山史

    县分职吏名。东汉置,见《隶续》一一《南安长王君平乡道碑》。因县境有泊潭山当平乡新道的要冲,故置吏以守护之。

  • 校对黄本书籍

    官名。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置,属秘书省,掌誊写校正黄本书以供收藏。绍圣元年(1094)罢。

  • 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

    官名。明朝直武英殿西房负责缮写工作者,初为内官职,继以中书舍人分直,后乃专选书法优良之中书舍人充任,仍从七品,无定员,专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册页,称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简称武英殿舍人。官名。明置,

  • 内城巡警总厅司法处

    清末京师内城巡警总厅的内部机构。在总厅隶属巡警部时期,司法警察事务本为警务处所掌。总厅隶民政部后,改警务处为行政处,另行成立司法处。掌预审人犯、科罚违警、捕送罪犯、侦探秘密等事,并管理司法警察。设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