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秩大臣
官名。清朝侍卫处高级官员。次于内大臣。顺治元年(1644)设,武职从二品,食三品俸。无定员,由特恩补授。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率侍卫亲军,以宿卫扈从。
武官名。清置,属侍卫处,秩从二品,无固定员额,掌供宿卫扈从之事, 地位在内大臣之下。参见“侍卫处”。
官名。清朝侍卫处高级官员。次于内大臣。顺治元年(1644)设,武职从二品,食三品俸。无定员,由特恩补授。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率侍卫亲军,以宿卫扈从。
武官名。清置,属侍卫处,秩从二品,无固定员额,掌供宿卫扈从之事, 地位在内大臣之下。参见“侍卫处”。
周朝称朝见天子的诸侯使臣。《周礼·地官·小司徒》: “小宾客,今野修道委积。”郑玄注:“小宾客,诸侯之使臣。”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即“左右武卫”,见该条。
见“四门直讲”。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起义之始即设。初期设三十六员,以殿前左一、殿前右二为序编次;至第十一始,去“前”字,依次类推,至殿右三十六检点止。奉命可统数军,行文称钦差大臣,总制以下皆听指挥。有功将士,常加
官名。清末置,见“督办盐政处”。
官名。国民党政府在各种典试委员会中设置,员额若干人,协助典试委员主持考试事务。
县的等级之一。见“一等县”。
官名。见“公府典宾曹”。
官名。辽朝南面官。南枢密院官员。南枢密院初兼尚书省,以兵房承旨主兵部事。
官名。周朝置。掌语言翻译。《国语·周语中》:“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翻译官。《国语·周语中》:“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注:“舌人能达异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