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检正官

检正官

官名。宋朝中书门下属吏。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检正五房公事一人,总领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之事; 诸房各置检正公事二人,皆以京朝官充任。若以选人充任,则称习学公事。元丰(1078—1085)改制废,以其职事分归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左右司郎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又置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二人,正六品。次年罢。绍兴二年(1132)复置一人。


官名。唐制,中书门下五房均设主书、主事等官以办理文书事务,等于宰相的僚属,职事虽重要而位份甚低,谓之堂吏。宋初犹沿其制,后为防止贪污把持之弊,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置检正五房公事(即都检正官)一人,五房各置检正二人,并以京朝官充任;若以选人充任则称习学公事。掌监督五房事务。元丰新官制实行,罢检正官,以其职归左右司。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中书门下省置检正诸房公事二人,一人检正吏、礼、兵房,一人检正户、刑、工房,次年废。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诏中书门下省复置检正官一人。

猜你喜欢

  • 门士

    门士即门卒,掌守门。《后汉书·郭符许列传》:“庾乘字世游,颍川鄢陵人也。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注:“(门)士即门卒。”北魏镇府僚属。《魏书·薛虎子传》记“文明太后临朝,出虎子为枋头镇将,……因小过黜为门

  • 主膳

    杂任职名。唐于殿中省尚食局置八百四十人,又光禄寺太官署置监膳史五人,《旧唐书·职官三》作主膳,掌供膳食之事。

  • 图画院

    官署名。宋太宗雍熙元年在翰林院置图画院,为宫廷中绘画官署;宋哲宗绍圣二年改称图画局,也简称画院;其官有待诏,祗候等。元代不设,明置,清废。见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图画局》、明代曹昭《新增格古要论·院画》

  • 左右善世

    僧官名。明清置,属僧录司。秩正六品,左右各一人。

  • 行政院

    官署名。民国置,为国民政府五院之一,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设内政、外交、军政、海军、财政、实业、教育、交通、铁道等部,分掌行政之权。又设蒙藏侨务各委员会,掌管特定行政事务。设秘书、政务两处,分理院务。设卫

  • 何浑地汗

    官名。北魏置。《刘玉墓志》: “大魏开建,托定恒代,以 (玉) 曾祖初万头,大族之胄,宜履名官,从驾之众,理须督率,依地置官,为何浑地汗。尔时此班,例亚州牧。”

  • 都虞司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尚膳监”,顺治十八年 (1661) 改“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 (1677) 改都虞司。掌上三旗武职官员的铨选任用,官兵俸饷、赏恤的稽核,府属各司处书吏的考核。此

  • 官名。武官统称。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主发众使民。战国时,赵国设中尉,掌京师警卫。各国又设国尉、都尉等,秦国曾以国尉为武官之长。县、郡所设掌一县或一郡之兵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太尉等,

  • 陆军部承政厅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由兵部、练兵处有关机构改并。掌本部文牍收发、经费出入、各官差缺、各员功过并全部庶务,凡不属各司事项皆归管理。辖秘书、典章、庶务、收支四科。设左、

  • 税课局大使

    官名。明代置于州县,掌税收之事。参见“税课司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