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枲”即麻。《周礼》天官之属有典枲下士二人,掌理布(麻布)、缌(细麻布)、缕(麻线)、紵(以紵所织之布,可杂用葛䔛之草)和制造这些物品的麻草等物。北周置织枲中士,正二命;织枲下士,
唐高祖武德九年封孔子的后代为褒圣侯。见《新唐书·礼乐志五》。
官名。北宋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改武翼大夫。
官名。明朝内阁阁臣通称。原意是辅佐之臣,秦汉以后成为宰相的通称。
官名。即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首次举行。十七年颁为定制。清朝因之。每三年一次,在京师举行全国性考试。因试期多在春季三月,故又称“春闱”。又因由礼部主持考试,也称“礼闱”。每逢辰、戌、丑、
官名。唐、宋节度使属官。唐朝以押衙充任,宋初因之。南宋临安府亦置。掌有关细务。
官名。亦作藉田令。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始置,管理籍田之事,隶大司农。籍田即每年春耕前皇帝率群臣在专辟的土地“籍田”上行耕作之礼,以示重视农耕。籍田所获谷物供宗庙祭祀之用。东汉省。西晋武帝泰始十年(
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将军的合称。详见各条。官名合称,即安东将军、安西将军、安南将军、安北将军。东汉陶谦、曹休曾任安东将军;东汉末年段煨、三国魏钟会、邓艾曾任安西将军;东汉末年刘表、三国魏张鲁曾任安南
官署名。北齐置,设都尉。隶太仆寺驼牛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