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福建清吏司员外郎

福建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福建司员外郎。①明清户部福建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福建部员外郎设,一人,南京户部福建清吏司亦设一人,皆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满州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增至六人,洲州五人,汉一人。光绪三十二年(906)裁。② 明清刑部福建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福建部员外郎设,一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定制满、汉各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猜你喜欢

  • 曩论觅零逋

    官名。吐蕃官,即内副相,置一人,与大相、副相、内大相、小相、整事大相等共任国事。

  • 校尉丞

    官名,为校尉的佐官,掌文书等。见《后汉书·百官志》。

  • 永宁寺典作副将

    官名。北魏置。掌管永宁寺的营建事务。《魏书·李彪传》: “(李志)以军功累转后军将军、中散大夫、辅国将军、永宁寺典作副将。”

  • 誊录考试

    清代修书之馆与玉牒、国史、实录、方略、会典各馆均各设置缮写之人,名为誊录。除由顺天乡试荐举未中之生员及会试荐卷未中之举人挑取誊录外,凡举贡生监均可应考。考取分配入各馆的誊录、举贡生监合为一班,贡监生用

  • 右奉宸卫大将军

    官名。即右千牛卫大将军,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千牛府大将军置,旋改右千牛卫大将军。

  • 县中正

    县属吏名。县中正之职,魏晋与南朝均无考。东魏《武德于府君义桥碑阴》,有州县中正兼主簿一人。据《魏书·地形志上》记载,怀州武德郡所属有州县,“州”为地名。是北魏县属吏中有中正之设其职

  • 县试

    (1)明清时科举考试方式之一。为初级入学考试的第一阶段。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具三代履历、籍贯,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复请本县廪生五人作保,方准应考,由本县县官考试。如属于散州籍者,初试即由本州州官考试,属

  • 长信院

    见“长信寺”。

  • 小畿伯上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职掌参见“畿伯中大夫”。

  • 缝衣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缝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