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秘书校书郎

秘书校书郎

官名。北魏置,秘书省属官。详见“校书郎”。


官名,三国魏置,属秘书监,掌校对图书。北魏也置,属秘书省。由“”担任,则称“秘书校书郎”,由“郎中”担任,则称“秘书校书郎中”。参看“秘书署”、“校书”条。

猜你喜欢

  • 后校

    工徒的编制名。西汉时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工程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校,每校置令和丞各一人,掌督帅工徒修建宫室陵墓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

  • 平政院

    官署名,民国三年置,直属大总统。其任务是察理行政官吏的违法行为及审理纠弹案件。设院长一人,监督院务;下设三厅,每厅置评事五人。并附设肃政厅。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 设置, 是办理

  • 仪鸾局大使

    官名。元置,为仪鸾局的主官,见“仪鸾局”。

  • 司士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司士上士佐官,正二命。

  • 典东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

  • 乘黄署令

    官名。即乘黄令。

  • 稽查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审计部,掌稽察事务。见“审计部”。

  • 右率府使

    官名。明初置为太子东宫官。见“左率府使”。

  • 振威大夫

    散阶称号。清朝乾隆三十工年(1767)始定,为武职从一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一品封光禄大夫,属绿营者正、从一品封荣禄大夫。至此,始分正,从,并统一封赠。五十一年,改振威将军。

  • 铸印局大使

    官名。明清礼部铸印局官员。明洪武(1368—1398)设,一人,为主官。掌理铸造金宝、金印及内外百司之印信,并改铸、换铸印信。清乾隆二年(1737)设汉大使一人,为铸印局之属官,未入流。由本部期满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