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路招讨司
即“西南面招讨司”。
即“西南面招讨司”。
即“刑部右厅”。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掌东京路兵马。
海关海事部灯塔科洋员,其地位次于船主。见“海事部”。
春秋时晋献公设置,见“七舆大夫”。
明清太监之通称。
官名。金、元皆置。金代武散官从六品上授武义将军。元代武散官从五品上授武义将军。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史·百官七·武散官》。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六品上,元沿置,升秩为从五品。
参见“虎贲督”。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钟鼓司”,继改“礼仪监”、“礼仪院”,康熙十六年(1677)改“掌仪司”。掌内廷礼乐及太监之品级、升调诸事。每届纂修玉牒之年,将未入黄册之皇子、皇孙、公主等开单送
官名。又称“司果执事”。清朝内务府掌仪司果房之属官。康熙十六年(1677)设,十二人,秩九品。隶于“掌果”之下,协办所属事务。
官名。北齐置,掌典驼局。从九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