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郎署

郎署

①官署名。西汉有中郎,分属五官、左、右中郎将,有郎中,分属车、户、骑将,皆更直宿卫。时于皇宫、园囿、离宫等处皆设郎署,各置长,掌该处直卫郎官。东汉则专指五官、左、右三署。②指尚书郎官所居官署。《梁书·王筠传》:“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


泛指郎官的官署,如东汉时的五官署、左、右署,都是郎官的官署。见《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汉书·冯唐传》:“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注:“师古曰:以孝得为郎中,而为郎署之长也。”《后汉书·马融传》:“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猜你喜欢

  • 劝农宣慰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与十二年(公元724年)两度以字文融为劝农使; 广德二年(公元765年)九月,以太子詹事李岘为江南东西及福建等道知选事并劝农宣慰使。

  • 下厉将军

    杂号将军名,西汉置,掌征伐。《史记·南越列传》:“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

  • 蕃国

    蕃国,也写作藩国。蕃,通藩。1、京畿以外之国,即诸侯国。《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疏:“按司马职要服巳内为九州,其外更有三服夷镇蕃。”2、诸侯王的封国。《史记·

  • 八国帅

    武官名。即“八部大人”,是北魏部落兵八个将领的合称,其所部为中兵的组成部分。参见“中兵”。

  • 军机大臣

    官名。清朝军机处之长官。俗称“大军机”,又称“枢臣”。正式名称,初为“办理军机事务”,以后分为“军机处行走”和“军机处学习行走”二等。嘉庆(1796—1820)中期以后,又分别称“军机大臣上行走”和“

  • 周室

    周朝王室的简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

  • 左式道候

    官名,俸六百石,车驾出,掌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见《后汉书·百官志》。

  • 兵曹参军事

    官名。隋朝诸卫、诸率、诸王府、诸州皆置为僚属,正七品上至正九品下、视正八品至视正九品不等,文帝开皇三年(583)改名司兵参军事,十二年雍州复改兵曹从事置; 炀帝大业三年(607) 皆改名司兵书佐。唐高

  • 长官司吏目

    吏名。据《清朝文献通考·职官考》记载,贵州省有府属长官司吏目四人。参见“吏目”。

  • 隆禧院

    见“隆禧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