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北大将军

镇北大将军

官名。三国蜀、吴置,职掌与镇北将军同,唯资历深者得任此职,历代皆不常置。三国蜀后主延熙六年(243),王平任此职,统汉中守军,以拒魏军。三国吴会稽王孙亮时,曾授魏降将文钦为此职。晋定为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如开府,则位从公,假金章紫绶,升为一品。十六国前秦、南朝、北魏、北齐沿置。西晋时益州流民领袖李特亦自称此号。南朝宋列为二品;齐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置僚属亦从公。南朝梁、陈时皆较镇北将军进一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从一品上,位次尚书令,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二品。北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二品。参见“镇北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蜀吴皆置,掌征伐或镇守。《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六年,琬还住涪,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三国志·魏书·母丘俭传》:“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假节、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谯侯。”

猜你喜欢

  • 司宾署

    官署名。明洪武 (1368—1398) 中置,隶鸿胪寺。置署丞一人,正九品。建文 (1399—1402)中罢。成祖即位复置。掌教外国使臣来朝时仪礼之事。

  • 司判

    官名。见“司候司”。

  • 更人

    官名。战国秦置。打更巡夜的小吏。一说守囚之吏。《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可 (何)谓署人、更人?耤(藉)牢有六署,囚道一署旞,所道旞者命曰署人,其他皆为更人。或曰守囚即更人殹(也),原者署人殹

  • 麟趾学士

    即“麟趾殿学士”。

  • 永福财用所

    官署名。元朝置,隶崇祥总管府,秩从七品。掌大承华普庆寺颜料诸物出纳。原设诸物库、永积仓,文宗天历二年(1329)合为财用所。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 京师大学堂

    清末所设之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置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大臣一人,总教习一人。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停办。二十八年复校,增设预备科 (政科、艺科)

  • 坊长

    又称“坊总”。清朝管理街市之职役。城中日坊,其编户之头目称坊长。推诚实及家道殷实之人充任。掌稽查奸伪、偷盗、赌博及来历不明之人。定期更换。民国时期,城市分区,区下分坊,坊的负责人称“坊长”,由坊民大会

  • 符宝郎

    官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 由符玺郎改名,员四人,从六品上,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居宫禁中,掌管皇帝玺印,事简职重。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名符玺郎,玄宗开元元年(713) 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

  • 录白

    官府文书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枢密院得皇帝宣旨,皆另以白纸书知枢密院、同知枢密院宣奉行讫,录送门下省。其中,当面得旨者称录白,皇帝书面批示奏章者称画旨。

  • 骁游

    “骁骑将军”和“游击将军”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