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馆阁

馆阁

①官署名合称。宋初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号称三馆,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总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与三馆合称馆阁。掌收藏图籍、修国史及编校书籍之事。置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皆由宰相兼任。又有集贤院学士、集贤殿修撰、直集贤院、集贤校理、史馆修撰、直史馆、史馆检讨,直昭文馆、崇文院检讨、崇文院校书、直秘阁、秘阁校理、馆阁编校书籍等职,或召试除授,或特恩加职。除外官特恩加职以外,凡除馆职,均须供职一至二年,期满许带职外补,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改崇文院为秘书省,馆阁遂废。②明、清两朝为翰林院别称。因图书、修史、编敕等事皆归翰林院,故称。


唐宋藏书之处。馆阁是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及秘阁的合称。宋沿唐制,设三馆分掌图书、经籍、修史等事。史馆置监修国史,昭文馆、集贤院置大学士,秘阁置直秘阁官。见《宋史·职官二·直秘阁》。

猜你喜欢

  • 县丞

    官名。战国置,为县令副佐。协助县令治理一县政事。秦汉沿置,员额多为一人,秩四百石至二百石,由中央任命。职掌文书及仓狱事宜。三国魏大县县丞秩四百石,八品; 次县、小县九品。吴亦置。晋同。南朝宋皆九品,但

  • 雄毅将军

    见“十雄将军”。

  • 翊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侍卫。从五品。

  • 王府伴读

    官名。明朝王府官属。建文(1399—1402)中置,一人,与伴讲、伴书同称王府三伴。进见亲王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王待之礼如宾师。成祖即位,革。

  • 文成库

    见“藏珍库”。

  • 行三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劝农催租、军需科差及盐铁酒榷等事。宣宗兴定三年(1219)七月,置于汴京东、西、南三路。京东路治归德,京南路治许州,京西路治中京实河南府。以户部侍郎分摄司事,三司使居中总领。

  • 辨验筋角翎毛等官

    官名。元置,属武备寺,员额二人,掌对于制造箭矢的原料筋角翎毛质量的判别。

  • 营田使

    使职名。唐朝有屯田之州置,掌军屯。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曾以娄师德为河源军检校营田大使; 如节度使兼,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节度使罢秩则留营田印以郎官主之; 诸军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 玄宗开元十

  • 左藏南库

    见“左藏库”。官库名。宋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 牺人

    官名。西周置。掌供酒醴以祭祀。《国语·周语上》: “牺人荐醴”。韦昭注: “牺人司樽,掌共酒醴。”官名。周朝设此官,掌供酒醴。《国语·周语上》:“郁人荐鬯,牺人荐醴。”注:“牺人司樽,掌共酒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