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辜
三种不可饶恕的罪过。《经法·亡论》:“一国而服(备)三不辜者死,废令者亡。”又云:“〔三〕不辜:一曰妄杀贤。二曰杀服民。三曰刑无罪。”
三种不可饶恕的罪过。《经法·亡论》:“一国而服(备)三不辜者死,废令者亡。”又云:“〔三〕不辜:一曰妄杀贤。二曰杀服民。三曰刑无罪。”
①隋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有文才,工诗。官至信都郡司功书佐。参加窦建德起义军,为中书舍人。复为刘黑闼所用,任中书侍郎。黑闼败,随投突厥,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四首。②(1198—1259)金
《楚辞》篇名。战国屈原撰。作者受谗被楚怀王放逐,彷徨山泽,观楚国神庙有感而赋。以质疑形式,采四字句体,对“天”发问,故名。提出一百七十八个问题,探索宇宙之生成、结构及其运行变化,陈述“天命反侧,何罚何
又作咸墨。相传为帝喾时乐人,帝喾曾命其作声歌(《吕氏春秋·古乐》)。
?—1454明时瓦剌贵族。也先重臣。领有平章、特知院等衔。明英宗被俘后,奉居其营,力主议和及送回英宗。后卒于内讧。
隋齐郡(治今山东济南)人。大业九年(613)起义,与王薄联合,攻占长白山(在今山东邹平南),转战山东诸郡。后为隋将周法尚、张须陀所攻,率军向江淮转移。十年,至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有众十余万。据都梁
?—472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太武帝以其多力善射,拜内三郎。从帝讨柔然,赐爵关内侯。太平真君十一年(450),随帝南下攻宋,大败宋将王玄谟,以功迁给事中。文成帝时进爵都昌侯,迁散骑
官署名。南宋建炎四年(1130),始于秦州置川陕京西湖北路宣抚处置使司,简称宣抚司。绍兴元年(1131)以后,又陆续置淮南、扬州等处宣抚司。长官为宣抚使,多以现任执政担任,或置副使佐之。属官有参谋官、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置。为武臣及内侍阶官,取代旧武阶官引进使及内侍阶官宣政使,从五品。金代为内侍阶官,从五品下。元沿置,正四品。明洪武四年(1371)定为散阶,正五品内官得加此阶。
唐陇西(治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号达观子。曾隐居河南少室山,研究道教及兵书。开元时任荆南节度判官、仙州刺史(一说为江陵节度副使、御史中丞)。传为李林甫排挤,入山访道,不知所终。认为“天者,阴阳之总名”,
519—594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字总持。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十八岁起家梁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侯景陷台城(今江苏南京),避难会稽(今浙江绍兴)龙华寺,后流寓岭南。陈天嘉四年(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