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主病
中医术语。中医诊断学望诊的组成部分。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面部病色所主的病证。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灵枢·五色篇》:“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另以五色辨疾病性质。青色主寒、疡、惊、风;赤色主热;黄色主虚、湿;白色主血虚、寒;黑色主痛、血瘀、劳伤。
五行大布
中医术语。中医诊断学望诊的组成部分。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面部病色所主的病证。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灵枢·五色篇》:“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另以五色辨疾病性质。青色主寒、疡、惊、风;赤色主热;黄色主虚、湿;白色主血虚、寒;黑色主痛、血瘀、劳伤。
五行大布
官名。(1)秦代置。随皇帝出行,骑而散从,故名。无常职,无定员。西汉因之,为加官。武帝元鼎三年(前114)以其掌顾问应对,属中朝官。东汉光武帝省。三国魏初一度置,后与中常侍合为一官。北魏又置,太和十七
书名。明正德前法令制度书籍汇编。有多种不同版本。现存较完备者有三种:(一)万历大名府刊本。万历七年(1579)保定巡抚张卤选刊并序。二十卷。收书十四种:《大明令》、《大诰》、《诸司职掌》、《洪武礼制》
战国时人。墨家后学。《庄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置,属鸿胪寺,掌刊印佛经。熙宁四年(1071)废。
书名。清李逢永昌通宝亨撰,成书于嘉庆二十年(1815)。正文三十二卷。全书除前两册记录清前期几个皇帝关于永定河治理的谕旨和诗文外,有绘图、集考、工程、经费、建置、职官、奏议及附录等八个门类。记述永定河
即“张果”。
唐、宋中书舍人的别称。
?—125东汉沛国洨(今安徽固镇东)人,字伯始。安帝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明习法律,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其典法务在宽详,于汉法颇多建树。奏《决事比》二十三条,以省请谳之敝,又请除蚕室刑等,事
宋徽宗时设,为给贫病者医药之处。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士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属官,掌百官名数,定其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并据考核以进退官员。正三命。下设司士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