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寺
官署名。即太常寺,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太常寺。
官署名。即太常寺,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太常寺。
距今约七千五百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因1951年发现于四川资阳县(今市)黄鳝溪而得名。化石为一老年女性头骨。资阳人尚带有一些原始特征,如眉弓比较发达等,属于新人类型的古人类。文化遗物有一件用刮削方
官名。北齐置,掌东宫侍卫,下统太子备身副都督、备身五职、备身等。五品。属太子左、右卫坊。
九夷之一种。
刑名。笞打罪犯身体。《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规定,如征发徭役不按时应征报到,则施以笞刑。后世沿之,制度有不同。汉文帝时曾以笞取代肉刑。《汉书·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景帝
书名。东晋张湛著。八卷。依向秀、郭象观点,兼取何晏、王弼之说和佛教教义,并引用《诗》、《书》、《易》、《礼》、《春秋》之文及古史传说,为注《列子》,倡言天地万物以至无为宗,认为“天尚不能自生,岂能生物
隋大业年间,大兴土木,数行征伐,兵役徭役十分繁苛,民不堪命。青壮年为逃避兵徭,自残肢体,或砍手或剁足,以存生命,时人谓之“福手福足”。唐贞观中,据法加罪而禁止。
西夏崇宗年号(1119—1127)。凡九年。
即“木杆可汗”。
西汉墓葬。位于安徽阜阳西南双古堆,故名。1977年发掘,墓主为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此墓营建于文帝时,早期被盗,但仍有部分随葬品遗存。其中漆器多达一百余件,如二十八宿栻盘、六壬栻盘、大乙九宫占盘等均为首
即“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