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隋代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二人,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沿置,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典或武臣责降散
亦作五百。汉代官署侍从小吏,职在导引、问事。《后汉书·曹节传》李贤注引韦昭《辨释名》曰:“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魏晋之后亦置。
官名。西晋起,太子宿卫有左右二卫率。北周改左右二卫为左右司卫,率改称大夫,有左右司卫上大夫、左右司卫中大夫、左右司卫上士。
即“五兵”。
北宋宣和四年(1122)置。治燕山府(治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天津宁河县、武清县和河北容城县以北,易县、紫荆关以东和内长城以南地区。金天会三年(1125)改名燕京路。贞元元年(1153)改名中都
?—328晋长广挺县(今山东莱阳南)人,字子高。初仕郡主簿,举孝廉。永嘉之乱,聚众数千家筑坞本县,自为坞主。琅邪王司马睿假峻安集将军。为青州刺史曹嶷所迫,率部泛海南至广陵,授鹰扬将军,迁兰陵相。讨王敦
篇名。清罗惇曧撰。是文记述中法战争始末,言简意赅,堪称佳作。对马尾之役及其失败叙议尤为详尽;对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等人的误国行为,亦能直书不讳。初刊于1912年《庸言》一卷七、八两期。
1154—1224金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字岩夫。大定进士。章宗朝,为户部尚书。宣宗迁汴,官拜参知政事,尚书右丞、左丞。主管财赋,与术虎高琪相结,排斥异己。自平章政事进拜尚书右丞相,封寿国公。哀宗
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现于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而得名。其年代约当西周到战国、秦、汉间。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一带。早期出土陶罐,多篮纹,彩陶酷似卡约文化同类器物;晚期
?一约200一作于吉。东汉琅邪(治今山东临沂北)人。据称曾于曲阳泉水上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清领木、石、砖、瓦的。适应温湿多雨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