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
清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寄籍安徽寿州(今寿县),一名铭,字竹丹。早年肄业南京陆师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振武学校。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曾为安徽分会会长。后回皖谋起义,事败走日本。宣统元年(1909)为筹革命经费,谋得日本参谋部军事计划密件,与熊成基返国,拟售与俄人,不果。熊被捕牺牲后,亦被通缉,脱走日本,党人疑与熊被害有关,误杀于东京。
清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寄籍安徽寿州(今寿县),一名铭,字竹丹。早年肄业南京陆师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振武学校。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曾为安徽分会会长。后回皖谋起义,事败走日本。宣统元年(1909)为筹革命经费,谋得日本参谋部军事计划密件,与熊成基返国,拟售与俄人,不果。熊被捕牺牲后,亦被通缉,脱走日本,党人疑与熊被害有关,误杀于东京。
1163—1231金莒州日照(今属山东)人,字信甫,原名行忠,先名行中。 张之子。大定进士。 累官至左谏议大夫、山东东路按察使兼转运使。金都南迁后,历任吏、户、礼三部尚书,参知政事,屡
见“出号”。
宋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元祐四年(1089)除仙源主簿,改今名。政和五年(1115)以朝奉郎任京东转运司管勾文字,宣和六年(1124)以朝散大夫知邠州。南渡后
唐代吏部铨选毕,得留人各依本色出身编号登录,称为甲。一甲多为一百人。汇总录奏,称为团甲。一般在三月三十日前团甲完毕,凭此发给告身与敕牒。
夏商时人。见“遂”。
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于伊犁河北岸,五十九年扩建。驻伊犁将军及满营。为新疆首府,故又称“库勒”及“大城”。同治十年(1871)沙俄侵入伊犁时被毁。光绪八年(188
①太守尊称。汉代及魏晋太守自辟僚属如公府,因尊称太守为府君。《后汉书·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汉碑亦多有之。②唐以后,不论爵秩,子孙尊其
即“朱祐楷”。
本白沙镇,五代唐同光二年(924),吴王杨溥至白沙观舟师,镇海军节度使徐温自金陵来见,改名迎銮镇。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滨江。后周显德五年(958)世宗征南唐至此,屡至江口破南唐水军。北宋乾德二年(964)
①表示调高的名词。一般调高以宫音音高为准。宫音音高一经确定,其余四声或六声的音位也随之而定。宫音在黄钟律时,随宫音而定的一系列音构成某种“调高”位置的总和,称为“黄钟均”。宫、均、调三词,在调高意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