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字正己。宰相李嘉祐之侄。大历进士。善弈棋,诗思敏捷。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卒于兴元元年(784)以后。尝游驸马郭暧门下,赋诗冠其客座。所作除律体外,亦有歌行。《芜城》、《宿石涧店闻妇人哭》等诗,反映战乱的苦难,有《李端集》四卷。
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字正己。宰相李嘉祐之侄。大历进士。善弈棋,诗思敏捷。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卒于兴元元年(784)以后。尝游驸马郭暧门下,赋诗冠其客座。所作除律体外,亦有歌行。《芜城》、《宿石涧店闻妇人哭》等诗,反映战乱的苦难,有《李端集》四卷。
隋开皇三年(583)置于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与常平仓、广通仓连成一线,节级转运,漕运关东、汾晋之粟以供京师。设仓督管理之。义宁元年(617),为李密部将徐世勣(即李勣)所据,开仓赈济军民,十天
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明万历中,黔帅李应祥败杨应龙之兵,屯张王坝,与诸路合师共破播州,即此。
即“监牧都使”。
?—前551一称公子追舒。春秋时楚国人。楚庄王之子。楚康王二年(前558),任箴尹。八年,升任令尹。次年,因所宠之观起未增俸禄而拥有马数十乘,为楚康王所猜忌,旋与观起均被杀。
亦作《戒庵漫笔》。书名。明李诩撰。八卷。诩字厚德,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自号戒庵老人,一生坎坷,屡试不第。是书为其晚年所著,记明代典制和人物行实,可补史志之缺。所录文天祥家书及黄庭坚、苏轼墨迹诗句,
官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驻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境)。佐伊犁将军办理伊犁军政事务。不常简放。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裁撤。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北洋海军帮统兼“海圻”舰长萨镇冰在烟台筹办。从毓才等学堂中考取聪颖学生二十余名入堂肄业,专修驾驶学。学制三年。由军官担任教官。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至六十余人。三十二年建
即“呼岱达”。
仆(僕)官名。即太仆卿,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太仆卿。
亦称抚瑶土官。明清时置。多自畲族上层中委任。负责向畲民征收赋税。征调青壮年服差役和充当弓箭手。由于过去对畲族和瑶族不加区别,甚至把畲族视作瑶族,故称之为“抚瑶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