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郎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西京左藏库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西京左藏库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
见“乡公主”。
?—416十六国时后凉国君。公元401—403年在位。字永基。氐族。吕宝子。初为后凉北部护军。神鼎元年(401)与弟吕超共杀吕纂,被拥立为天王。后秦姚硕德攻姑臧(今甘肃武威),他奉表称臣。三年,北凉、
地名。在今湖北黄石市东。《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建安四年(199),刘勋“闻(孙)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即此。
1236—1300又译孛鲁欢、不鲁合罕等。蒙古忙兀氏。畏答儿曾孙。十六岁为本部断事官。中统元年(1260),从世祖征阿里不哥。三年,统忙兀军平李璮。至元八年(1271),受命往云南,审理云南王忽哥赤被
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字承公。西晋末与弟绰、盛过江。善属文。征北将军褚裒闻其名,命为参军,辞不就,家于会稽(治今浙江绍兴)。性好山水,求为鄞县令,转吴宁。居职不事细务,唯以游览为意。卒于余姚
古代指开垦土地或经营田产。隋开皇时于河西勒百姓立堡,营田积谷,从此屯田亦称营田。唐高宗以后,陇右道扩充屯田区,专设营田使。唐后期,户部在全国专设营田务,以农民强户与高貲户耕种营田,免其地方徭役。五代后
官署名。简称山西司。(1)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山西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山西部而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度支、金、仓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镇南等五卫及宣府、山西、大
旧称宴乐射猎纹铜鉴。战国晚期青铜器。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赵固镇1号墓。大口,小平底,两耳垂环,口缘外折,高约13厘米,口径45.2厘米,底径约20.3厘米,厚不足1厘米。里壁用利刃精刻图像,纹细如
官署名。亦称中藏府、中黄藏府。汉代置。掌管皇室财物。《汉书·百官公卿表》未载。《汉书·王莽传》:“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臧府、中尚方处各有数匮。”东汉少府属官有中藏府令,秩六
***战争中广东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九日(1841.5.29),即《广州和约》签订的第三天,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至广州城北三元里一带骚扰,何玉成、韦绍光等群起抵抗,杀死十几名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