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湿热条辨

湿热条辨

书名。清薛雪著。一卷。共三十五条。成书于乾隆年间。本书分条记述湿热病的病因、证候、发展变化特点与治疗原则。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其立论和治法为后世所宗。原书已佚。后世有人将其加注后收入《医门棒喝》中,王士雄又予以订补,易名为《温热经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东张

    地名。一名张阳。在今山西临猗县北东张村。《史记·曹相国世家》:西汉高帝二年(前205),魏王豹反,曹参“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水经·涑水注》:涑水“又西南径张阳城东。…

  • 周达

    1878—?清浙江建德(今建德西南)人,字美权。喜研数学,早期著有《垛积循环小数》等十余种。后与张剑虹等研讨西方数学,并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和三十年两次东渡,与日本数学家长泽、上野诸氏研究日本与

  • 都点检

    殿前都点检的省称。

  • 晋阳志

    书名。金蔡珪撰。十二卷。已佚。

  • 翰林良医

    宋代医官阶官名。政和二年(1112)由旧医官阶官翰林医官使改名,正七品。

  • 天水碧

    五代染印法。传南唐后主李煜时,宫人染纺织品为浅碧色,经宿露而不褪,色彩反而特佳。后宫中竞收露水染碧衣,时谓天水碧。建康(今江苏南京)染肆作坊,亦多以此题名。

  • 两浙

    ①地区名。浙东和浙西的合称。②路名。宋两浙路的简称。参见“两浙路”。③盐政区域名。见“两浙盐场”。

  • 李思谏

    ?—908唐末党项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弟。乾宁二年(895)思恭卒,嗣节度使职。昭宗命为招讨使,从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李克用讨王行瑜之叛。四年,兼宁塞节度以分凤翔节度李茂贞之势。昭宗因茂贞以兵逼

  • 备急灸法

    书名。南宋耆年撰。作者系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成书于宝庆二年(1226)。该书是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灸治疗法的专著,像心痛、牙痛、肠痈、疔疮、霍乱等。载二十二种疾病的灸法,且附有插图和说明,简单易懂。重刊

  • 揭阳岭

    阳一作杨。指今广东揭西县东北莲花山东支。《史记·秦始皇本纪》张守节正义引裴渊《广州记》云:“五岭者,大庾、始安、临贺、揭杨、桂阳。”以此为“五岭”之一,以代替湘、桂界上的都庞岭,与众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