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燕明刀

燕明刀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青铜刀钱。面文作,旧多释作“”,故有“”刀之称,此字或释作“匽”。多有一或几个字的背文。大致可分作两式:(1)弧背,凹刃,一般通长14厘米左右,刀首略宽于刀尾,最宽1.6—1.9厘米,重约14—19克,面文明字作“”或“”形。(2)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方折,直刃,近磬形、通称“磬折刀”。一般通长13厘米左右,刀首与刀尾宽度相近,最宽1.3—1.7厘米,重约12—18克,面文明字呈“”或“”形。通常认为弧背铸行时间较早,折背较晚。除易县燕下都遗址外,在河北其他地区及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均曾成批出土。

猜你喜欢

  • 鼻骨德

    见“鳖古部”。

  • 乡射

    周代地方上进行的射礼。主要有两种:(1)三年一度的乡射,是乡学学生毕业时,地方当局为了向乡亲父老显示乡学教学效果和人才水平而举行的射礼,借此以选拔贤能,进荐于君。射礼由乡大夫主持,乡中父老为宾客,其中

  • 湟中义从胡

    东汉时湟水流域小月氏人和卢水胡人之一部。章和二年(88),邓训任护羌校尉,收养湟中月氏、卢水诸胡中少年健勇者以为义从,称湟中义从胡。

  • 地皇

    ①传为上古三皇之一。继天皇而兴于熊耳、龙门等山(在今河南境内),兄弟十一人(一说九人)。立各一万八千岁。②新王莽年号(20—23)。凡四年。

  • 嘉鱼县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鲇渎镇置。因在鱼岳山南,县名取南有嘉鱼之义。治今湖北嘉鱼县。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

  • 司虞大夫

    官名。即虞部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虞部郎中。

  • 签枢

    签书枢密院事之省称。

  • 托浑布

    1799—1843清蒙古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安敦,号爱山。嘉庆进士。历任知府、直隶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任山东巡抚。次年七月,英舰北犯天津大沽时,支持直隶总督琦善乞和。英

  • 亦作圈(《公羊传》),春秋国名。都锡穴(今陕西白河县东南)。有今湖北、陕西毗邻地区。与楚为邻。《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后灭于楚。

  • 力艺

    明清时翻译西书“力学”一词的译名。明天启七年(1627),王征与传教士邓玉函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其卷一写道:“此书本名原是力艺”,“力艺,重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