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锡伯族

锡伯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72932人(1990年)。史称鲜卑、须卜、犀纰、室韦、失韦、席伯、西伯、史伯、西僰、师比、席北等。族源有鲜卑、室韦、女真后裔诸说。最早居黑龙江以北,后逐渐南移。十七世纪居呼伦贝尔以东绰尔河、洮尔河流域。十七世纪末叶以后陆续被清政府编入八旗,遣往东北三省及京师等地驻防。乾隆二十九年(1764)抽调盛京(今沈阳)锡伯官兵一千余人,连同眷属三千余人,移驻伊犁,屯垦戍边。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文字。多信萨满教、藏传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建国后实现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猜你喜欢

  • 崧高

    《诗·大雅》篇名。尹吉甫作。记周宣王封其舅申伯于谢(今河南唐河西北),以镇抚南方的史事。

  • 杨循吉

    1456—1544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君谦。成化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与郎中不相得,谢病归乡,结庐支硎山下读书。著述甚富,有《辽小史》、《金小史》等。

  • 合剌禾州

    ①即“和州”。②见“高昌壁”。

  • 龙泉陂

    见“芍陂”。

  • 举监

    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指以举人身分入国子监为监生者。明洪武十八年(1385),始令会试下第举人送监卒业。自后历永乐、宣德、正统各朝,曾多次送下第举人入监,一次有至六十人者。后下第举人在监坐堂日少,大

  • 瓮听

    亦曰地听。军用侦听具。穴地如井,深二丈,勿及泉,令听事聪审者以新瓮自覆于井中,坐而听之。数百步之内有凿地道者皆声闻瓮中,并可辨方向远近。这是共鸣原理在军事上的运用。最早记载见于《墨子·备城门》。

  • 礼记训纂

    书名。清朱彬撰。四十九卷。为系统训释《礼记》之作。明初以来,陈澔《礼记集说》颁行,郑玄注、孔颖达疏反为其所掩。著者对此深致不满,年逾五十,致力此书,历时三十年,于道光十二年(1832)撰成刊行。全书以

  • 虎大威

    ?—1642明陕西榆林人。本塞外降人。崇祯初为偏裨,累官至山西总兵官,后兵败落职。崇祯十四年(1641)随杨文岳援河南,攻李自成部,中炮死。

  • 湖南褒忠录初稿

    书名。清郭嵩焘、罗汝怀等编辑。不分卷。咸丰十一年(1861)湖南设立褒忠局,采访与太平军作战死亡及为清廷殉节人事。先由郭嵩焘主其事,后罗汝怀等继之,稿成未印。同治十一年(1872)王文韶为湖南巡抚,复

  • 贾曾

    ?—727唐河南洛阳人。以词学著称。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李隆基(玄宗)为太子,以其为太子舍人。曾谏止频遣使访召女乐。授中书舍人,以父名忠与中同音,固辞,改谏议大夫,知制诰。开元初,复授中书舍人,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