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分魏郡东部置。治馆陶(今县)。属冀州。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县、大名县东部,山东冠县、莘县及聊城市西堂邑等地。属司州。北魏属相州。东魏又属司州。北周复属相州。隋开皇初废。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分魏郡东部置。治馆陶(今县)。属冀州。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县、大名县东部,山东冠县、莘县及聊城市西堂邑等地。属司州。北魏属相州。东魏又属司州。北周复属相州。隋开皇初废。
古墓葬。1963年发现于云南祥云县东南30公里的大波那村。土坑竖穴,葬具较为特殊,木椁内有铜棺,共由七块铜板组成,下有十二只短足,形成干栏式房屋;长2米,宽0.62米,边高0.45米,顶高0.64米。
官名。简称朱衣直阁。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都督南兖等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昌义之首任此职,掌宫内侍卫,属中领军(领军将军),为皇帝亲信。十班。陈沿置,改四品、秩千石。北齐为左、右卫府直
《吕氏春秋》中一篇。参见“任地”。
古代文化遗址。因首先在湖南宁乡黄材乡发现商代青铜器,故名。遗址包括黄材及其附近的炭河里、水塘湾、王家坟山一带。这里曾发现和收集到商代的青铜器。如兽面纹铜罍,内贮有小铜斧二百多件。在一个窖藏中发现五件大
书名。西晋皇甫谧撰。三卷。已佚。
唐天宝二年(743)分新丰、万年二县地置会昌县,七年改为昭应县。治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改为临潼县。
战国时齐国人。亦作王升。修道不仕。曾往见齐宣王,讥讽其好色好马好狗好酒,唯不好士。齐宣王纳其言,举士五人,任之官,齐国大治。事见《战国策·齐策四》。
三国吴置。治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属鄱阳郡。其后废置不常。唐乾元元年(758)复置。明洪武三年(1370)移治今上饶市。自唐至清先后为信州、信州路、广信府治。1950年以城区置上饶市,1960年撤销上饶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游击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正三命。下设左游击率中士、左游击倅长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①指日月五星。《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司马贞索隐引马融注《尚书》:“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