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琶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的一支。又作风琶蛮。所属有阿诺二姓。唐宋时居住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首领称“大鬼主”。与※勿邓、※两林合称※“东蛮”。唐贞元四年(788),大鬼主※骠傍等入朝,宴之于麟德殿,授和义郡王(或作和义王)。五年,在唐兵支持下同勿邓部落大鬼主※苴梦冲、两林部落都大鬼主※苴那时于台登谷抗击吐蕃进攻。宋代,常向朝廷贡方物。景德三年(1006),蛮王※曩娑遣使乌柏等贡***、象牙、盐师子、莎萝花毯、黑犎牛、青牛、马130匹,赐冠带、锦袍、绵帛等。
古部落名。乌蛮的一支。又作风琶蛮。所属有阿诺二姓。唐宋时居住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首领称“大鬼主”。与※勿邓、※两林合称※“东蛮”。唐贞元四年(788),大鬼主※骠傍等入朝,宴之于麟德殿,授和义郡王(或作和义王)。五年,在唐兵支持下同勿邓部落大鬼主※苴梦冲、两林部落都大鬼主※苴那时于台登谷抗击吐蕃进攻。宋代,常向朝廷贡方物。景德三年(1006),蛮王※曩娑遣使乌柏等贡***、象牙、盐师子、莎萝花毯、黑犎牛、青牛、马130匹,赐冠带、锦袍、绵帛等。
1638—1683四世东科尔活佛。藏族。幼年从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出家。清顺治三年(1646),赴前藏,随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受戒,赐号多居嘉措。后在哲蚌寺拜见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并得到第斯索南群佩及青
即“布尔杂补”(469页)。
1094—1123辽末皇子。字撒鸾,契丹族。为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次子。史载其性宽厚,恶诛杀,喜读书。每取唐《贞观政要》及本朝林牙耶律资忠所作《治国诗》令侍从读。对战中俘获仅笞不杀,愿归顺者,官之
即“乌由罕”(332页)。
?—1793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达延鄂齐尔汗曾孙。自幼生长于准噶尔。及长,与从侄班珠尔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地区。乾隆十九年(1754),为避达瓦齐乱,随阿睦尔撒纳等内附,驻牧喀尔喀界
1599—1664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世居萨尔浒城。初袭父佟国职管佐领事。从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取明沈阳,以功授骑都尉世职,任参领。天聪三年(1629),随军征明,以功晋三等轻车都尉。五年,
官名。唐伐焉耆之行军建置。又作西州道行军总管。焉耆王龙突骑支臣于西突厥而叛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行军总管,以焉耆王弟栗婆准为导,率步骑3千进讨,俘突骑支而返,留栗婆准统摄国事
见“刘承祐”(864页)。
官名。亦作土寨长。清代若干少数民族村寨,视需要,常由政府正式任命其头目为土寨首,掌一寨事务,管束土民。不颁给印信、号纸。如四川松潘镇辖中羊洞隆康寨头目林柱,下羊洞黑角郎寨头目六孝,即被正式任命为土寨首
?—635唐初吐谷浑可汗。又作慕容顺光。慕容氏。※伏允子。隋大业元年(605),入质隋都长安,拜金紫光禄大夫,久不得归。“长自中土,幸慕华风”。五年(609),父伏允为隋所败,逃往西夏后,一度被炀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