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他漏河

他漏河

古水名。一作它漏河。见于《新唐书》。即《魏书·勿吉传》之太鲁河。所指与太鲁河略有差别,太鲁河仅指今洮儿河,他漏河尚包括洮儿河注入嫩江后之嫩江下游流段(一说仅指洮儿河,或说还包括今松花江东流段)。达末娄首领朝唐时称,其族本北扶余后裔,因高丽灭其国、渡该河而居(达末娄故地,今皆认为在齐齐哈尔市以东、嫩江与松花江会合处之北)。辽代称他鲁河,又作挞鲁河,属上京道。契丹皇帝常于春日至此“钓鱼弋鹅”。太平四年(1024)二月,辽圣宗下诏,改其名曰长春河。重熙八年(1039),辽兴宗更在与鸭子河交汇处以南、今吉林省扶余县北上台村附近设长春州,城遗址今尚存。

猜你喜欢

  • 布库索尔逊

    ?—1449明代东蒙古右翼永谢布部领主。简称索尔逊。为蒙文史籍《蒙古源流》等首次记载的永谢布领主。正统(1436—1449)间,被瓦剌征服,率部服属也先。正统十四年(1449),随也先南下,败明军,俘

  • 屠耆单于

    ?—前56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薄胥堂。※握衍朐鞮单于从兄。原为匈奴日逐王。宣帝神爵四年(前58)冬,为左大且渠都隆奇等拥立为单于。发兵东袭呼韩邪单于,使呼韩邪兵败出走。命二子都涂吾西与姑瞀楼头留驻

  • 西强城

    古城名。《旧唐书·地理志》作马牧城。因在西强山,故名。故址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边境之西倾山。东晋末年吐谷浑王阿柴所筑,由其从子西强公吐谷浑敕来泥驻守。唐武德二年(619),置叠州,领合川、乐川、叠川

  • 克儿

    即“乞儿诺尔”(123页)。

  • 割路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 民族融合

    有三种含意:①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各个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步消失,形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 万安州

    州名。唐龙朔二年(662)置,治所万安,辖万安、富云、博远3县,翌年又析振州之陵水来属。原为黎族及其先人居地,后有不少汉人移入杂居。天宝元年(742)改万安郡,至德初称万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州

  • 扬州回回堂

    中国伊斯兰教古墓群。在江苏扬州市东关运河东岸。初建于南宋末,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撒敢达等于南宋来扬州传教,逝世后所修墓园。后元代捏古柏、明代马哈谟德、展马陆丁、法纳等回回人、及明

  • 乾宁军民安抚司

    元朝在海南岛最高行政与军事机构。天历二年(1329),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置。治所在琼山(今海口市)。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于雷州)。元统二年(1334),改为乾宁安抚司,领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

  • 麻产

    纥石烈部首领之一。女真族。居活剌浑水(今呼兰河)诃邻乡。腊醅之弟。弟兄7人,素有名声,为众所服。乘温都部乌春等起兵反叛劾里钵联盟之机,与兄腊醅一起,约集乌古论部骚勒勃堇(部落长)、“富者”(部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