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侗戏

侗戏

侗族戏曲剧种之一。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兴起于贵州黎平,流传于贵州榕江、从江,广西三江、融水、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相传为黎平腊洞侗族人※吴文彩所创。由侗族叙事大歌发展而来,同时借鉴湖南祁剧、辰河戏,广西桂剧、彩调和贵州祈阳戏等汉族戏曲,带有浓厚说唱文学的色彩。唱调有平调、哭板、仙腔及民歌调,以二胡、锣鼓、琵琶及牛腿琴伴奏。其表演程式、唱腔、化装都较简单,亦不重视人物表情,重唱不重做。故侗人多称“看戏”为“听戏”。内容朴实多彩,既有反映本民族现实生活的节目,亦有从汉族剧种移植的剧目。全部用侗语演唱、对白。刻画生动,语言丰富,易于朗朗上口,为广大侗族喜闻乐见。有《娘梅》、《莽子》等传统剧目数十种。

猜你喜欢

  • 阿涅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专管村寨天葬及某些公益事务者。由土司指定贫苦差巴(支差者)担任,一般每村1人。无报酬,无任何特权,属义务性质,可免除公粮以外的其它负担。

  • 海富润事件

    清代回民文字狱事件。发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三十九年(1774),广东崖州三亚村(今海南省三亚市)回民海富润,游学内地。历经广西、湖南、湖北、安徽、陕西等省。四十六年(1781),从陕西至

  • 模对代热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专指为主人围庄稼地栅栏的人役。一般由男性服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

  • 五两案

    见“朵颜卫”(840页)。

  • 拔要

    见“巴岳特”(410页)。

  • 沙衮

    见“详稳”(1536页)。

  • 色柯寺

    见“广惠寺”(132页)。

  • 春稽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乾隆内府舆图》作椿集,宣统《新疆全省舆地图》作春济。从乾隆朝起,即为中国设喀伦(卡)之地。后被沙俄侵占。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恰伦河口东琼札。

  • 沙陀晋军

    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沙陀首领李克用所率领的军队。中和三年(883),李克用率军镇压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封

  • 道拉吉菜

    朝鲜语音译,即桔梗菜。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菜肴。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农家多在春、秋、夏采集。有的还晒干贮藏,留待冬季食用。吃时,将其外层硬皮剥去,渍泡在凉水或温水中一、两日,除去苦味后取出,用刀背将其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