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傈僳族家长奴隶制

傈僳族家长奴隶制

18至19世纪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发展起来的早期奴隶制社会形态。20世纪初整个怒江地区约有奴隶3000余人,其来源主要通过收养、掠夺、买卖或人身抵债等方式,以童奴和年青女奴为多,大都以养子或养女身份出现在家庭中,称蓄奴主阿爹或阿叔。通常与蓄奴主同起居、共饮食,蓄奴主是在亲属关系掩盖下对奴隶进行剥削,奴隶除了从事田间劳动外还要担负各种家务杂役,但主人一般不脱离劳动。奴隶在家庭及社会地位虽然比较低,时遭主人打骂,但主人对奴隶没有生杀予夺之权。某些具有真正养子、养女身份者,主人得为其成家立室,甚至能继承部分主人财产。对一般女奴出嫁,主人要索取聘礼;也为男奴娶妻,婚后给予小块土地令其分居,但得继续为主人劳动,且所生子女,仍为家奴。由于分居奴占有一定生产资料,成为半独立的劳动者,他们交纳一定赎身银后可以成为自由农民。属债务奴隶者,在债务清还后即可摆脱奴隶身份。20世纪初,在云南地方政府殖边队武力强制下,当地大部分奴隶均被释放,及至解放前夕,只有少数头人或个别富户畜养奴隶。

猜你喜欢

  • 壶

    战国时期中山国祭祀礼器。亦称“中山王铜圆壶”。周慎靓王五年(中山王十三年,前316),由中山王下令制作,用以祭祀上帝和祖宗。盖上有两个圆形纽,壶腹为圆球形,有两道平行凸

  • 木萨

    见“茂萨”(1331页)。

  • 塔山前卫

    见“塔山左卫”(2159页)。

  • 失吉忽秃忽

    见“忽都虎”(1489页)。

  • 加罕和卓

    ?—1756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

  • 猎户

    元诸色户计之一。又称打捕户、捕猎户。专为皇室及诸王捕猎禽兽,供祭礼、饮食,提供毛羽、皮张等。主要由析居户、放良人户、漏籍※孛兰奚、还俗僧道等充当。免交科差,免当杂泛差役,但须交纳税粮。因受皇室和诸王包

  • 遣返流民之争

    西晋时围绕遣反流民问题而爆发的一场斗争。永宁元年(301),流民首领、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巴人※李特统领流民军平定益州刺史赵廞之乱后,晋廷任命罗尚为平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领万余名官军

  • 熬茶

    藏、蒙古、土、纳西等信仰喇嘛教各民族的一项宗教活动。又称“熬广茶”。是到寺院礼佛布施的俗称。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西藏喇嘛教素有饭前熬一锅酥油茶,于开饭时饮用之习俗。故凡到寺院礼佛

  • 阿尔泰办事大臣

    清代阿尔泰特别区官职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科布多帮办大臣改置,驻衙于阿尔泰(今新疆阿勒泰县)承化寺。辛亥革命后,改称办事长官,归中央政府直接管治。辖境东西2000余里,南北1000余里。有新土

  • 参合陂之战

    北魏与后燕的一次战役。北魏建国后,势力逐渐强大,欲摆脱后燕鲜卑慕容氏的控制,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五月,后燕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8万,自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