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巴噶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崇巴噶什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二十八年(1763),因首领阿瓦勒比,以其部牧地供内地游牧,并悉心经理牧群,获四品顶带。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200余里巴尔昌卡伦至西北喀浪圭卡伦以外一带游牧。属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崇巴噶什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二十八年(1763),因首领阿瓦勒比,以其部牧地供内地游牧,并悉心经理牧群,获四品顶带。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200余里巴尔昌卡伦至西北喀浪圭卡伦以外一带游牧。属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元云南行省金齿宣抚司辖地之一。据《元史·地理志》载,其地“在镇西路(今盈江县)西北(今小江流域与江心坡一带)”,为景颇、阿昌等民族先民聚居区。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1278),隶金齿宣抚司管辖。时金齿
新疆地区名。西部蒙古语“光明显达”之意。清康熙时为准噶尔部会宗地。清平准部后,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此,治惠远城(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伊犁河北岸)。同治十年(1871),被沙俄侵占。光绪八年(1882
辽代中期名医。字撒不惋。契丹族。为皇族五院部之后。辽圣宗时人。精于医,史称其:“察形色能知病原。虽不诊候,有十全功。”(《辽史》卷108)枢密使耶律斜轸妻患沉痾,易数医不能治,请往视之,诊心积热,不施
见“西阳蛮”(696页)。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
十六国时期西秦大臣。又作“童埿”。鲜卑乙旃氏。详见“乙旃”(3页)。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雪山(一名神外龙雪山,今名玉龙雪山,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20里。岿岿千峰,上插云霄,下临丽水。顶巅积雪,冬夏不化。岩崖涧谷,清
?—1300钦察汗国权臣。原为万户长。因在与伊儿汗国战争中战绩卓著,受重用。忙哥帖木儿(1266—1282)、脱脱蒙哥(1282—1287)在位时,势力渐大,擅专朝政,阴谋制造纠纷。至元二十七年(12
历史上蒙、藏等民族以十二种动物名纪年的方法。赵翼《陔余丛考》谓十二属相之说起于东汉。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政后,制定藏历用十二生肖循环纪年法,其排列顺序与汉历十二地支所表之十二生肖排列顺序相同,即鼠、牛
1326—1332元朝皇帝。又译懿璘只班、懿怜只班、亦璘真班,亦怜真班。蒙古孛儿只斤氏。明宗※和世㻋与八不沙皇后次子,惠宗妥懽贴睦尔弟。文宗天历三年(1330)封鄜王。至顺三年(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