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山野人

北山野人

明代东北乞列迷人中的一种。清称奇勒尔人。与鄂伦春人同源。因居外兴安岭东段,俗称此段山脉为北山,故名。史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东,亨滚河以西、以北,旧有奇勒尔、鄂伦春二种,其人乘四不像逐兽”,居无室庐,散处深山,迁徙靡定,以打牲为业,衣皮食肉。元明称“林木中百姓”。清初称“树中人”,又呼“麒麟”或“使鹿鄂伦春”。经常游猎于牛满江以东毕占,库鲁、吴勒敏、格林、亨滚等河流域。姓氏有奇津勒喀尔、杜喀、漠克托善、楚克齐贺里,塔普喀勒、托罗谟科、马德恩等。

猜你喜欢

  • 傣语音译,意为“村寨”。云南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的自然村。每村7—8户到70—80户不等。一个村赛基本上就是一个农村公社,但已演变成封建领主政权的基层组织。曼的头人称“波曼”(寨父)、“咪曼”(寨母),

  • ①古代夏族及以后的汉族对周边各民族的泛称。又常在前加数字“四”,称“四夷”,即东、南、西、北四方的夷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后,遂有了以泛指一方族称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来释“四夷”。“

  • 唐颍国公史继先墓志

    见“史继先墓志”(567页)。

  • 乌古迺联盟

    女真族早期的部落联盟。因在女真族首领乌古迺时期形成,故名。女真族在氏族部落时期,邑落各有大人,不相总一。至金献祖※绥可时,完颜部始定居安出虎水(今阿什河)流域。其子※石鲁为首领后,内稍以条教为治,外用

  • 尚白

    蒙古族传统习俗。自古以来,居住在大漠南北的蒙古族,与白色有不解之缘,以游牧为业,牧放白色的羊群,食用白色的奶和奶制品,住白色的毡帐,穿白色的羊皮袄,使他们对白色产生亲切敬爱之感,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

  • 搜谐若鞮单于

    ?—前12汉代匈奴单于。名且糜胥。※复株累若鞮单于弟。初为左贤王。成帝鸿嘉元年(前20),兄死,因故单于即位时有“传位于弟”之约令,得立为单于。与汉保持和好关系,遣子左祝都韩王昫留斯侯入侍汉朝。元延元

  • 车凌巴勒

    ?—172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第四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三十年(1691),随父朝觐,赐冠带、银币。五十年(1711),封札萨克

  • 于敖

    765—830唐朝文臣。字蹈中。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工部尚书、东海郡公※于休烈孙,给事中于肃子。少时以家世负文史盛名,志行修谨,为时人所称。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自协律郎、大理评事试监察御

  • 主薄

    官名。①汉代中央及郡县所置官,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魏晋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之僚属,与参军同为要职。 ②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南北朝前诸史《高句骊传》皆载,为高句骊国官名

  • 干崖宣抚司

    明清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为金齿六路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镇西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干崖长官司,以土酋曩欢为副长官,自此三年一贡,不绝于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