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硕特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后裔,姓博尔济吉特,原属于科尔沁部。本驻牧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一带。15世纪前期哈布图哈萨尔七世孙阿克萨勒岱卒后,由于长子阿鲁克特穆尔势力逐渐强大,迫使次子乌鲁克特穆尔西奔投靠脱欢太师,成为卫拉特联盟成员。“和硕特”一说为“每两个中的一个”之意,即从各部中抽出一部分人组成新分支,其属民还包括乌济叶特人。16世纪后期博贝密尔咱始称卫拉特汗,其子孙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图鲁拜琥(固始汗)继之,先后担任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初牧于额敏河两岸到乌鲁木齐。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1637)前后,图鲁拜琥率所部徙牧青海,分左右两翼,是为青海和硕特部之始。十五年(1642),以维护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名,兴兵入藏,占据青藏高原。雍正三年(1725),清廷设青海和硕特盟,编置佐领,以札萨克统之,和硕特为21旗。拜巴噶斯之一支迁至阿拉善,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建立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另有新疆珠勒都斯中路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和硕特三旗、科布多哈弼察克新和硕特旗等。

猜你喜欢

  • 清代藏事辑要

    书名。清代西藏地方史料。张其勤编。24卷,存23卷。首页简录崇德七年至八年(1642—1643)史事。余为顺治迄同治未年重要史料的辑录。著者为驻藏帮办大臣联豫随员,光绪末年随联豫入藏掌文案工作,著手编

  • 库尔察克

    ?—1836清代新疆塔吉克族民族英雄。一译库勒恰克,原名依达也提。新疆色勒库尔(今塔什库尔干)提孜那甫村人。幼年家贫,为人牧畜。13岁,被浩罕军掳卖至布哈拉为克仁家奴,故名“库尔察克”,塔吉克语意为“

  • 岭表纪蛮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书。1册30章。近人刘锡蕃(亦名刘介)撰。据实地调查并参阅各种史志书籍而写。民国二十二年(1933)成书。内容详介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名称、分布区域、体质特征、居室、饮食、服饰、婚姻

  • 大兴

    唐代渤海国文王大钦茂年号。737—793年,一说738——794年,凡57年(中间曾改元曰※宝历,后复用大兴,宝历共若干年,不详,已知有至七年之记事)。

  • 不怜吉歹

    见“卜怜吉歹”(20页)。

  • 马本

    藏语音译,意为“军官”。唐吐蕃时已有此称,后藏区仍沿用。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基层组织亦设此军职。专司军事,掌握本村寨的武装力量。各部落间发生械斗,负责召集士兵,亲自率众出战。执掌部落转换牧场的组织、

  • 车根

    ?—1638后金时期蒙古茂明安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布颜图汗多尔济子。嗣为茂明安部部长(《蒙古游牧记》称其时始号所部为茂明安)。天聪七年(1633),台吉达尔玛岱衮

  • 求那跋摩

    374—431南北朝时期佛教译经师。原籍罽宾(克什米尔)。为罽宾王支胤。精通经律。宋元嘉八年(431),应宋文帝之请,经由狮子国(斯里兰卡)、阇婆国(瓜哇),至宋都建康(今南京),住祗洹寺,从事译经。

  • 佐格阿升喇嘛

    见“阿兴喇嘛”(1222页)。

  • 大板瑶

    见“董本优”(2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