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罕
见“者舌”(1348页)。
见“者舌”(1348页)。
河流名。嫩江支流。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发源于兴安岭索伦山之谷地。全长400余公里。会巴林河、阿敏永河、乌达伊河、济心河,南流经札赉特旗之东,北流入嫩江。上游左岸多断崖,右岸丘陵,下游渐次扩大,水质澄清,
元代画师。河南省洛阳人。回回人。擅长壁画,与其子马七、马十一、马十二、马十三,皆洛阳回族的杰出画师。其画继承民间画工的传统粉本技艺,技法熟练,章法谨严,造型生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宫三清殿内的291尊帝
见“亦思马因”(873页)。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迭里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是词亦作人名,《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4)九月,“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亦为地方政权名。元时,为十三万户府之一(《元史》作“帕木古鲁”)。至正二十五年(1365),顺帝封帕木竹巴地方政教首领章阳沙加监藏为灌顶国师,明承元制,洪武五年,(1372),仍以
见“阿力古多”(1219页)。
即“完颜永中”(1150页)。
?—1900清末大臣。字智泉。满洲正白旗人。舒穆鲁氏。咸丰十年(1860),以健锐营前锋校,随瑞麟及僧格林沁镇压太平军、捻军。同治(1862—1874)初,从都统穆腾阿驻军畿南。光绪三年(1877),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为一合。志盖正面刻汉字篆书3行9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背面中间刻契丹大字15行
见“那色波”(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