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贺氏

大贺氏

契丹族的一支。源出东胡。为契丹历史上最早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氏族。始见于《旧唐书》、《唐会要》。一说即※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因其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契丹最早部落联盟的名称。大约始于隋、唐之际(618年前后,一说始于贞观二年,628年),至开元十八年(730),延续一百余年,构成契丹开国前第二个历史时期。时大贺氏统领契丹八部,拥兵四万,分布于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以北,潢河(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一带,东接高丽,西连奚,南临唐朝营州,北毗靺鞨、室韦。经济以牧猎为主,居无常处,平时各部自行,凡调发攻战,或国有灾疾,则八部聚议,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先后任首领者有:※咄罗、※摩会、※窟哥、※阿卜固(一作阿不固)、※李尽忠、※失活、※娑固、※郁于、※咄于(一作吐于)、※邵固等。初附突厥,入唐,始通中原,与唐关系日趋密切。武德六年(623),咄罗遣使献名马、丰貂。贞观二年(628),首领摩会率众投唐,并赴长安进觐唐太宗,受唐赐“鼓纛”,自是,常入贡。十八年(644),窟哥率兵助唐伐高丽,受唐封左武卫将军。二十二年(648),举部归唐,唐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改契丹八部为十州(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间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并玄州共十州),改※辱纥主(各部首领)为刺史,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县男,赐李姓,显庆(656-661)初年,又拜左监门大将军。时契丹名义上成为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原关系极为密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因不堪武周地方官吏的侮掠,李尽忠率众反,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号“无上可汗”。寻遭镇压,契丹又附突厥。开元二年(714,一作三年),失活见突厥势衰,再度归唐,唐玄宗赐书铁券,封松漠郡王,拜松漠都督府都督、左金吾卫大将军、静析军经略大使。五年(717),入朝觐玄宗,玄宗以永乐公主赐婚。失活卒时玄宗亲为之举哀,令其弟娑固继任袭封。继后十余年中,契丹与唐一直保持密切关系,贡使不断,十年(722),唐以燕郡公主赐婚郁于;十三年,又赐咄于紫袍、银钿带,封中郎将;是年,邵固入唐随玄宗封禅泰山,尚东华公主。直至开元十八年(730),契丹部落联盟内乱,军事首领※可突于杀部落首领邵固,另立※遥辇氏首领※屈列为部落联盟首领,投突厥。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自此结束。以后,大贺氏逐渐成为契丹开国皇族※三耶律(即大贺、遥辇、世里)之一。

猜你喜欢

  • 松岗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辖地东与北接卓克基土司界,南临绰斯甲土司,西接壤塘界。始祖原为杂谷土司头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授安抚司职,乾隆十七年(1752),杂谷土司苍旺

  • 阿机拜

    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卓特氏。世居巴林地方。天命三年(1618),从阿巴泰贝勒征明,攻抚顺,取广宁,败明兵于沙岭。天聪三年(1629),随太宗征明,至通州。继随俄罗寨臣等败明经略袁崇焕兵。又同讷门哈

  • 普洱茶

    云南西双版纳傣、哈尼和基诺地区出产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茶。用大叶种茶树茶芽制成的青茶,经发酵加工而成,外形条索肥壮,汤色红浓,香气纯厚,性温和、口感好。明万历(1573—1620)末年,谢肇淛在《滇略》

  • 素泰伊勒登

    ?—170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噶尔玛孙,札萨克亲王善巴族弟。初隶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驻牧翁古布尔哈台。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众归清,赐牧四子部

  • 张雄夫妇墓志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青石质地,正方形,边长74.5厘米。楷书志文30行,满行30字。碑述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583—633)与夫人麹氏生平事迹。

  • 庭州

    见“金满城”(1476页)。

  • 太仆寺左翼牧厂

    清政府直属牧场之一。位于张家口东北。东至宣化府边界,西邻镶黄旗牧厂,南接镶蓝旗牧厂,北抵察哈尔镶黄旗。东西距130里,南北距50里。其地约在今河北省崇礼县一带。

  • 俺嫂

    元代金齿孟定甸(今云南耿马孟定区)傣族首领。至元二十四年(1287),与孟缠甸官阿受夫、鲁砦官木拜共率民2.5万,请归元朝统治。元初在滇西设金齿安抚司,领6路,孟定诸部未尝统属,至是内属,设孟定路军民

  • 大内相

    官名。渤海王国置。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的政事堂长官,位居宣诏省左相、中台省右相之上,比唐之尚书令,是渤海王国最高行政长官。统领百官,执掌政事堂所辖六部十二司行政、司法工作,负责与左、右相共同审议王

  • 于寔

    ?—581西魏、北周大臣。字宾实。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燕国公、大宗伯※于谨之子。初入宇文泰幕府,从征潼关、破迥洛城。大统三年(537),随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封万年县子,授主衣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