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化蛮

安化蛮

宋代对安化州少数民族的称呼。安化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抚水州改置,故亦称※抚水蛮。以蒙姓为酋长,民有区、廖、潘、吴等姓。其民曾屡起事,反抗官府。绍兴三年(1133),蒙全剑等集800余人反官兵贪暴,焚普议城屋宇,广西帅臣遣县城兵讨之。淳熙十一年(1184),因宜州知州马宁祖克扣思立城民众盐钱,激起蒙光渐等人反抗,至绍熙(1190—1194)初,经广西路副总管沙世坚抚讨,蒙光渐提出以沙世坚为知州,宋廷从之。其地有瑶、苗、水、侗等族先民相互杂处。蒙氏多为今水族之先民。安化州治在今广西环江县东北小环江西岸中州中里,元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安化厅。后改为县,治今广西环江县东北明伦。1914年改名宜北县。

猜你喜欢

  • 国师

    帝王对僧人的封号,亦为僧官名。意为“国人之师”。此称源自印度佛教,北齐时传入中国,文宣帝曾封高僧法常为“国师”。隋、唐至元、明、清均沿用之。隋封佛教天台宗领袖智,唐封禅宗领袖神秀,蒙古

  • 南益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则□”,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一。

  • 多尔济达木巴

    见“多尔济丹巴”(853页)。

  • 北海

    汉代匈奴地区湖名。又称瀚海、上海。前苏联贝加尔湖。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汉使郭吉被匈奴扣留,囚于此。天汉元年(前100),汉使中郎将苏武,亦被匈奴扣留,徙此地。前后长达19年,始被释归。

  • 乌浒人

    东汉至隋唐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乌浒蛮、乌浒僚,唐代称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峒僚。分布于广州以西,交州以北(今广东、广西一带),集中居住在广西的左、右江流域及钦州、合浦、玉林等地。 《后汉书·南蛮传

  • 威正打儿汗台吉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简称委正。孛儿只斤氏。※打来孙汗子。早年从父东迁,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诸卫,占据泰宁卫故地,故亦被称为泰宁酋长。与海西女真部都督王台结为姻亲。史称其“最习兵”

  • 寿隆

    即“寿昌”(955页)。

  • 东巴

    纳西族从事东巴教活动并能诵读经文的男性经师。多属劳动人民,一般世袭相承,少数会跳神,通常从宗教活动中收取一定报酬,无其他特权。东巴之间只有懂得经文多寡,跳神功夫高低,群众对其信仰的程度深浅,世代沿袭时

  • 土百户

    官名。清代在西藏、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秩正六品,给予印信、号纸。有的属于临时封赠,多数无印信,只颁给号纸或委牌,不世袭。管理本小支事务。供征调,随官军出征。

  • 桂信

    民国初年新疆锡伯族农民反封建斗争领导人之一。锡伯营(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五牛录人。锡伯族。1913年,因不堪佐领哈达春的残酷压迫与剥削,率本牛录农民闯进佐领档房,痛打贪官污吏。不久,遭到锡伯营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