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抚使

安抚使

官名。始于隋代,为行军主帅临时的兼职。唐玄宗以后,由皇帝派朝臣巡视因兵燹或水旱等而受灾的地区,称安抚使、安抚处置使或宣慰安抚使。不常设。宋代常以重要地方守臣兼领,或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事。若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则又称安抚大使。帅臣受命绥御河东、陕西、岭南诸路少数民族地区时即谓经略安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以统制军旅,并置若干僚属、将佐。王钦若、梁颢、李纲、王厚都曾任此类官职。辽曾设九水诸夷安抚使、易州安抚使等。金国亦曾置陕西路安抚使。元代改为一路长官,仅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参用土官。秩正三品。安抚司内,上有达鲁花赤1员,下有同知、副使、佥事、经历、知事各1员。明代亦仅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世袭武职土官。秩从五品。其职责是维护和保持本地区的风俗、制度,附辑诸土民,谨守疆土,修职贡,应征调。其下属一般为土官,有土同知1人,正六品;土副使1人,从六品;土佥事1人,正七品;属员吏目1人,从九品。清代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秩从五品。但其机构、衙门及下属官佐已大为精简,往往仅有安抚使一人和几个分工办事的头目、师爷。

猜你喜欢

  • 扎干和卓

    见“加罕和卓”(641页)。

  • 苍岩城

    古地名。高句骊国筑。所在历来说法不一:或说即今吉林省集安县西北新开河口霸王朝山城;一说为今辽宁新宾县南山城子山城;旧有说在昌图府境(府治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一说其与南苏城在今朝鲜顺川、殷山地。唐征

  • 差岗地

    “差岗”,藏语音译,意为“支差的单位”。“差岗地”指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官家、贵族、寺院三大领主领地内划定的征收租赋差役的份地。一份差岗地的面积一般是在三四十※克(��)至五

  • 王建

    北魏大臣。广宁(治今河北涿鹿)人。先世为乌丸王氏。祖姑为平文帝拓跋郁律皇后。少尚公主。登国(386—396)初,为外朝大人,与和跋等13人迭典庶事,参与计谋。曾出使后燕,辞色高亢,还为左大夫。以兄王迴

  • 剡源集

    一作《剡源戴先生文集》。书名。元戴表元(1244—1310)撰。30卷。表元,宋元之际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宋咸淳(1265—1274)中登进士乙科,除建康教授。后弃职。入元后,长

  • 清懿靖大贵妃

    ?—1674清太宗皇太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阿坝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崇德元年(1636),封麟趾宫贵妃。四年(1639),其父母入朝,妃率诸王、贝勒迎宴。太宗赐宴清宁宫。顺治九年(165

  • 乌梁海

    清代民族名。先世为唐代都播(一作都波)等。元代称秃巴、秃巴思。明作兀良哈、乌梁罕。关于其族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三说:一说为“林木中百姓”,一说为“饲养驯鹿的人”,一说为古代南西伯利亚从事狩猎游牧的

  • 第雅齐

    见“比丘”(188页)。

  • 夷水

    古河流名。①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源小河之古称。出自巴郡鱼腹县:“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澄清,因名清江”(《水经》)。相传昔巴人廪君浮此水射杀盐神。 ②今湖北省中部汉水支流蛮河。昔东晋

  • 允禄

    1698—1771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十六子。号爱月居士。雍正元年(1723),袭封庄亲王。承圣祖指授,精天文算法,预修《数理精蕴》,充增修《七政时宪书》总裁,又修《律吕正义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