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尼堪

尼堪

1610—1652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广略贝勒※褚英第三子。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父死于狱,抚养于努尔哈赤处。初从征蒙古多罗特、董夔有功。后金天聪九年(1635),从诸贝勒征明山西。同多铎入锦州、宁远界,牵制明兵西援。崇德元年(1636),封固山贝子。从太宗征朝鲜,随多铎围朝鲜王李倧于南汉山城。二年,积功授议政大臣。四年,从太宗伐明,随武英郡王阿济格等攻城略地。七年,驻防锦州。清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义军,追至庆都,晋封多罗贝勒。从豫亲王多铎南征,破义军于陕西,取潼关,败刘芳亮所部。继趋归德,定河南,克南京,俘明福王朱由崧于芜湖。三年,从靖远大将军豪格讨张献忠,取邠州、庆阳,出西安,进四川,败义军于鸡头关,斩义军首领张献忠于西充。五年,积功晋多罗敬谨郡王,授定西大将军,攻太原。六年,讨大同叛将姜瓖,晋和硕敬谨亲王。七年,与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等理六部事。寻缘事降郡王。八年,掌礼部事。复亲王爵。九年,掌宗人府事。七月,以定远大将军征张献忠属部孙可望、李定国,取湖南,入广西,抵湘潭,趋衡州,破李定国四万军。后中伏战死。顺治十年(1653),谥庄。

猜你喜欢

  • 策凌额尔德尼洪台吉

    1591—1626明末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济农。亦译作色棱额尔德尼鸿台吉。孛儿只斤氏。※博硕克图济农长子。天启六年(1626),嗣济农位,在位6月去世。翌年由其弟林沁额叶齐岱青继任济农。

  • 出万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察罕山卫,并说清代黑龙江城(今爱珲)北有察罕峰。

  • 秃合思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成吉思汗二年(1201),为术赤招降。

  • 中华苏维埃博巴政府

    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乾宁、道孚、甘孜等县时,先成立县、区、乡三级博巴(藏语音译,意“藏人”)政府后,于当年6月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管辖数县的藏族民主政权。设于甘

  • 和硕特西右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隆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闲散台吉色布腾博硕克图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

  • 勐泐

    古地名。今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傣语音译,意为“黎明之城”。唐南诏时名茫乃道,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时,始有其名,为傣族首领叭真建立“景龙金殿国”(又称“泐国)之地。元属彻里军民总管府,明改属车里宣慰司。隆庆

  • 萧惟信

    辽道宗朝大臣。字耶宁。契丹族。楮特部人。南府宰相萧高八子。性沉毅,笃学善辨。兴宗时入仕,累迁左中丞。重熙十五年(1046),任兴宗长子燕赵国王耶律弘基(道宗)傅,辅导以礼。十七年(1048),迁北院枢

  • 小兄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始见于《北史》,为高句骊十二等级“大官”中之第四级官名。位于※大兄”之下,※“意侯奢”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此前史书不见其名,《新唐书》仅记有“诸兄”,为第八级。

  • 觉支

    见“僾尼”(2249页)。

  • 霍尔三十九族

    “霍尔”藏语对蒙古人的称谓,指蒙古39部落。又称那克素39族。居青海、西藏交界处,即今丁青、色扎、尺牍、那雪、比姑、聂荣等宗。明末属蒙古王东宫武统治。后隶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雍正元年(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