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布扎布

巴布扎布

1875—1916

清末民初蒙古宗社党首领。蒙古族。姓韩。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人。约10岁左右,随父迁居苏鲁克旗(今辽宁省彰武县)。其家乘该旗放垦之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当地暴发户。自幼不愿劳动,与地方恶少歹徒结帮聚伙,青年时代成为当地匪首。后投靠日本人,为“永治挺身队”队长。助日军与沙俄军周旋,因爆破中东铁路范家铁桥,切断俄军后路,得日本侵略军赏识。1908年任彰武县警察局长。1913年网罗匪众两千余人,赴外蒙古,投靠哲布尊丹巴,封镇国公、镇东将军。屡率众窜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地,为北洋政府军击退。后返回内蒙古。德国为了牵制沙俄,收买他炸毁中东铁路嫩江铁桥,他向沙俄海拉尔俄国领事吴萨缔告密,获得大量枪支弹药,扩编了15个营。在沙俄唆使怂恿下,再犯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被北洋政府军击溃。1916年,复投靠日本,与日本特务川岛浪平勾结,成为“蒙古宗社党”首领,阴谋复清。纠集匪众5千余人,屡侵扰吉、奉两省。同年十月,在进犯林西城时,头部中流弹坠马身亡,匪众溃败。

猜你喜欢

  • 昆邪

    汉代匈奴诸部之一。又称浑邪。驻牧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等西北边郡一带,由昆邪王统领。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休屠部(又称屠各)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数万,失※“祭天金人”,恐单于治罪,昆

  • 七公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所设职官。刘聪即位后,于嘉平四年(314)定官制,设丞相(后改为相国)、太师、太傅、太保、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史称“七公”,分别由刘粲、刘景、王育、任煿、马景、朱纪、刘曜担任。

  • 洛桑土登晋美嘉措

    1792—1855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世嘉木样活佛。藏族。生于多麦南部(今同仁县保安镇年都乎地区)。其父系清朝官员。乾隆六十年(1795),选为转世灵童。嘉庆二年(1797)赴西藏,经金瓶掣签确定为嘉

  • 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

    即《道宗皇帝哀册》(2300页)。

  • 小兽林王

    高句骊国第十七世王丘夫的谥号。亦称小解朱留王。丘夫于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继位,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死,葬于小兽林,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 毕拉尔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毕拉尔路协领公署”。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于康熙年间(1662—1722)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和分布地区,分5路置官统治,此为五路之一。路设

  • 吉保

    土族第一代土司。蒙古人,一说藏族人,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明朝,封为百户。二十三年(1390),调锦衣卫前所镇抚。子孙世袭。曾辖有“土舍”、“土民”百余户,男女400余人

  • 十三翼之战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役之一。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被蒙古乞颜各部推举为汗,势力渐盛,为诸部所不容。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忌之,双方联盟关系破裂,以其弟绐察儿抢掠铁木

  • 赛兰

    见“白水城”(599页)。

  • 波儿哈都台吉

    见“段奈台吉”(17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