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景贤

杨景贤

元末明初蒙古族戏曲作家。原名暹,后改名讷,号汝斋。因从姊夫杨镇抚,遂以杨姓称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续录鬼簿》称其“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自幼好学,精通汉语文,擅长音律和词赋,致力于杂剧的研究和创作。本人经历元末的社会动乱和农民起义,对社会现实颇有感受。与著名杂剧作家贾仲名、汤舜民及名伶蒋兰英等有深厚交往。明永乐(1403—1424)初,受召入值,以备顾问。因“无意翰林院”,在朝中居官不长。不久,返武林(今浙江杭县)。后卒于金陵(今南京)。其作品主要是杂剧、散曲和传奇,在蒙古族文学史、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续录鬼簿》著录其杂剧有18种,有《西游记》、《刘行首》两种流传于世,其他均已散失。散曲流传至今的有七首小令和一曲套数。所著传奇亦失传。作者广泛吸收了宋元以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继承了蒙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剧情结构、人物塑造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创。其《西游记》要比吴承恩的小说早200年。明人朱权称赞其词曲“如雨中之花”般绚丽夺目。其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封建统治阶级作了深刻的揭露,对劳苦群众深表同情,并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有强烈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 马岗户

    见“马岗地”(170页)。

  • 葱莎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和1865年(木牛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中,载明此地应纳差税之项目、数额(包括“当差户全户”和“半户”户主的姓名,及应

  • 贝阔赞

    又作德贝阔赞。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孙,※约松之子。生于雅隆旁塘。13岁父死,开始执政,共18年。在娘麦等地建寺8座,在江孜一带建谢嘎、江孜等5堡,对江孜一代的发展做出贡献。年30左右于娘若香波城(今江

  • 王二娘

    ?—1216南宋淳熙至嘉定间琼州黎族女首领。海南岛琼山县(今海口市)。祖父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归顺中央王朝受封,世代协助朝廷捍御琼管咽喉要地。绍兴朝时(1131—1162),琼山许益等

  • 索南坚赞

    1372—?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故又称萨迦巴索南坚赞。藏族。生于夏鲁康萨。8岁既晓佛典,并广读经论。17岁随索南查巴及贝甸僧格出家,取名索南坚赞贝桑波。及长,从布顿仁钦珠(即布顿大师)、杰赛托梅桑波、

  • 奥石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奥江河千户所、阿实河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土成哈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与喜乐温河等12卫及得的河千户所同时建立。《明会典》、《明史》不载该所,但有鱼失

  • 祁国屏

    土族东祁第十一世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州)人。※朵尔只失结后裔,※祁秉忠侄(一说秉忠之子)。明朝时袭西宁卫都指挥同知。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进逼西宁时,率军抗击义军。清顺治二年(

  • 金景元皇帝

    见“函普”(1560页)。

  • 望都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澶渊之盟”前的重要战役。“澶渊之盟”是契丹与北宋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盟前两国战争不断。自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宋由进攻转入防御,契丹军不时南下,至二十一年(1003

  • 东科尔呼图克图六世

    见“嘉木样丹增嘉措”(24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