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子苗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惠水摆榜地区,故又称“摆榜苗”。系自平塘迁入。因短发不包头帕,脑后横插一把木梳而得名。妇女穿黑色大襟短上衣、黑色短裙,黑裹腿。衣襟缀有锦边,短裙的裙腰及下摆镶白边。语言与平塘县苗语相同,但与摆榜苗语有区别。参见“苗族”(1335页)。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惠水摆榜地区,故又称“摆榜苗”。系自平塘迁入。因短发不包头帕,脑后横插一把木梳而得名。妇女穿黑色大襟短上衣、黑色短裙,黑裹腿。衣襟缀有锦边,短裙的裙腰及下摆镶白边。语言与平塘县苗语相同,但与摆榜苗语有区别。参见“苗族”(1335页)。
古湖名。旧说为今牡丹江流经之镜泊湖,今皆认为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与前苏联沿海州交界处之兴凯湖。湖产鲫鱼,是渤海王国区内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渤海于越喜故地所置安远府领有之郿州,于拂涅故地所设东平府领有
辽臣。字乙辛隐。契丹族。突吕不部人。为奥隗部节度使萧里拔之孙。史载其为人谨慎,不妄交。道宗时入仕。清宁九年(1063),国内发生“重元之乱”,举家赶赴道宗行宫,投入平叛。时年尚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
?—1185金将领。曷懒路星显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人。女真族。乌延(亦作兀颜)氏。节度使蒲辖奴子。勇健果敢。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契丹括里乘金军攻宋,州县无备,率众起义,陷韩州,围信州。他
见“曷苏馆”(1652页)。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
金官员。本名和尚。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曷速河人。女真族。蒲察氏。金章宗钦怀皇后父。通契丹、汉字,长于吏事。尚金熙宗女郑国公主为妻。海陵王时,累官器物局使。大定二年(1162),加驸马都尉。后历
动物名。亦称“(犴)”或“达罕”,,一作“堪”、“康”。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与其邻近的蒙古、前苏联
渤海族人。大武艺为王时(719—737)入唐,居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后为唐朔方将,以战功赐姓李,更名嘉庆。子李怀光,亦仕唐,以战功累官至太尉、朔方节度使,后因叛逆伏诛。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火而赤”、“豁儿臣”、“和尔齐”。《元朝秘史》释为“带弓箭的”,即佩弓矢环卫者。《元史·塔察儿传》:“火儿赤者,佩鞬侍左右者也”。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
?—1218金大臣。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猛安人。女真族。纳合氏。承安二年(1197)进士,调大名教授,历比阳令、尚书省令史、彰德军节度副使。贞祐二年(1214),调同知西安军节度使事,历同知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