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毛依罕

毛依罕

1906—1979

蒙古族民间艺人和歌手。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塔宾艾里屯人。家境贫寒,自幼由伯父抚养,伯母陶琳布尔为著名演唱艺人和歌手,受其熏陶和培养,学会演唱好来宝、民间故事与歌谣。16岁即随伯母到邻村说唱。演唱技巧日趋成熟,演唱内容日益丰富。后漫游草原,所到之处甚受群众欢迎。除演唱汉族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等外,还创作有《一颗粮》、《虚伪的社会》、《黑跳蚤》、《丑女人》、《敖登陶力格》等。反映当时蒙古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对王公贵族、牧主、地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解放后,参加革命文艺团体,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创作了《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学习雷锋》等许多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现代文学作品。并在呼和浩特市建立蒙语说书厅。出版有《毛依罕好来宝选集》。

猜你喜欢

  • 花户

    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的一个社会等级。即没有领种差地的无地户。有原来即无土地者,亦有差户失去土地地位下降或外地流落而至者。大都靠当雇工或经营小商、小手工业为生。除少部分外,依法不负担差役、粮赋。经济上受

  • 宣抚司经历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下属。职掌衙门案牍和管辖吏员,处理官府日常事务。明代授任土官,秩从八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白石神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

  • 腾木特克

    赫哲语音译,意为“三页板船”或“舢板船”。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出现于20世纪初。主要用于拉网、下钩捕鱼和运输木材、茅草等,载重约1200斤。制作:以直径2尺多、长2.3—2.5丈无疖的

  • 吴半生

    即“吴添半”(1076页)。

  • 纳先竜

    傣语音译,意为“大十万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的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 耶律余覩

    ?—1132辽末皇亲。名又记作余睹、余笃、余都姑。契丹族。为天祚帝文妃※萧瑟瑟之妹夫。史载其慷慨尚义气。天庆年间,为金吾卫大将军、东路都统。九年(1119),领兵镇压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张撒八起义,擒

  • 完颜石土门

    金建国前耶懒路完颜部部长。耶懒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黑河流域)人。又作神徒门、神土懑。女真族。完颜氏。金始祖※函普弟保活里五世孙,直离海子。曾服侍世祖劾里钵于病榻,相约不忘。勇敢善战,临事果断。世祖

  • 施食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朵儿禅,华言大施食也。”藏语gtorchen,译为“大施食”,举行法事时以糌粑酥油揉成食品施撒,以祈消灾

  • 赛朵呼图克图三世

    见“阿旺丹白坚赞”(1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