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和顺

王和顺

1868—1934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刚正不阿,好侠行义,颇受乡里尊崇。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在宣化县城充当衙役,目睹清政腐败,深为不满,投身会党,秘密组织革命队伍,蓄意反清,事泄被捕。后越狱,聚众竖旗,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动武装起义,迅速控制南宁、思恩府属广大地区。二十八年(1902),在南宁西郊隆安县马鞍山峡大败广西提督苏元春所遣总兵马盛治军,击毙马盛治,苏元春也因此被革职,充军新疆。翌年,又于梅龟山智布伏兵,重创由陆爵率领前来围剿的广东安勇军。后与附近会党武装配合,转战于武鸣、隆安、扶绥、上恩、马山、都安、上林、宾阳、邕宁等地,使官军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三十一年(1905),清廷集数省兵围剿,被迫出走越南。闻孙中山从日本至越南西贡进行革命活动,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1907),奉孙中山命,赴钦州、防城等地组织领导壮族反清武装斗争,失败后折回越南河内。翌年,奉命与黄明堂等率部潜入云南河口组织武装起义,一举攻占河口,缴获大量枪枝弹药,继而挥师北上,攻占南溪。后遭云南总督锡良调滇、黔、桂、川四省兵包围,坚持战斗20余天,因补给匮乏受挫,被迫再度转入越南境,被侵越法军强令解除武装,押往新加坡服苦役。宣统三年(1911),广州起义爆发,经香港返广东惠州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指挥革命军政占惠州城,随后率军进驻广州城。因遭广东都督陈炯明排斥,绕道香港至北京,被袁世凯聘为军事顾问。后对袁肆意专权不满,弃职南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积极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22年,发动滇桂军将领入粤讨伐陈炯明,拥护孙中山从上海回广州重开大元帅府。旋去职,隐居广州,不问政事。1934年于广州病逝。

猜你喜欢

  • 黑齿常之

    ? —689唐朝将领。百济西部人。姓黑齿。骁毅有谋略。原为百济郡将。唐高宗龙朔(661—663)中,降唐。累迁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今陕西西乡县)刺史。仪凤三年(678),从李敬玄、刘审礼征吐蕃,以功

  • 勐廷瑞

    明代云南顺宁府土官。又作猛廷瑞。蒲人(布朗族)。万历(1573—1619)中,明参将吴显忠向其索财不遂,诬告于巡抚陈用宾。遂以其婿奉学倚其势力与兄奉赧(赦)构兵为由,诬以助恶,遣兵入寨,袭执之,并改顺

  • 齐巴克雅喇木丕勒

    ?—177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成衮扎布长子。乾隆十二年(1747),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命在乾清门行走。十六年(1751),授副盟长。十九年(1754),与赛音诺颜

  • 王宪章

    1887—1914武昌起义和反袁斗争中革命党首领之一。原名应贤,俗称十首领。贵州兴义鲁沟(今属安龙)人。苗族。性烈,体魁梧。少年就读于兴义府新建中学,后到贵阳新军营当兵,继进警察学堂。初任巡长。因辱骂

  • 旱摆夷

    清代傣族的他称。明初百夷分大百夷和小百夷,前者主要指滇西德宏等地区的傣族,后者主要指滇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清时将“大百夷”改称为“旱摆夷”,史谓其人山居,性勤劳;将“小百夷”改称“水摆夷”,说其人性

  • 撒里答

    ?—1256钦察汗国汗。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曾孙,拔都长子。元定宗死后,奉命与叔别儿哥率军3万扈送蒙哥(宪宗)至蒙古肇基之地斡难河(今鄂嫩河),力排众议,破除窝阔台系诸后王争夺汗位之举,拥戴蒙哥

  • 者乐甸长官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本马龙他郎甸猛摩地,名者岛。洪武(1368—1398)末内附,隶云南布政司。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广人稠,乃置者乐甸长官司。治所即今云南镇源县东北恩乐。十八年(1420),长官刀

  • 萧韩家奴

    ①(975—1046)辽中期学者。字休坚。契丹族。涅剌部人。为中书令萧安抟之孙。史载其幼好学,少时读书南山,博览经史,通习契丹、汉两种文字。为人正直,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奴为高价出手,闻之曰:“利已误

  • 时傍

    唐代石桥诏首领。乌蛮。领有今云南大理市下关一带,为※八诏之一。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之外孙。后复以女妻皮逻阁之子阁罗凤(时傍之舅)。及邆赕诏王咩罗皮被南诏所败,退居邆川(今云南洱

  • 信苴正

    即“段正”(16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