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福依基

福依基

赫哲语音译,意为“鹿角神帽”。又称“胡也刻”。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旧时赫哲族萨满的神帽有初级神帽、鹿角神帽两种。男萨满戴的鹿角神帽(女萨满戴的神帽与初级神帽相似),表示等级和派别。新萨满领神先戴用布或兽皮包裹铁圈的初级神帽,经二三年后才能戴此帽。帽上每枝鹿角的叉数多少表示萨满等级高低和本领大小,分3叉、5叉、7叉、9叉、12叉、15叉6级。初戴3叉的,以后按年进级,但进级年限不定,一般升戴15叉约需四五十年。有的地区以12叉为最高品级。赫哲族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之分,神帽上鹿角枝数多少是其标志。河神派左右各1枝,独角龙派左右各两枝,江神派左右各3枝。各种神帽皆有铜镜、飘带、铜铃等饰物。铜镜在帽正中,功能是保护萨满的头。飘带以布和熊皮制作。飘带和铜铃数目的多寡,因萨满品级高低而有不同规定,20世纪中叶飘带已无固定数。此外,神帽鹿角中间有一铜或铁制的鸠神,两旁又各有一空吉神,有时帽上还挂有求子袋,这些神偶分别表示为萨满的保护神或助手。

猜你喜欢

  • 隋文献皇后

    544—602隋文帝杨坚皇后。名伽罗。河南洛阳人。匈奴独孤氏。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之女。年14,嫁坚为妻。姐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隋开皇元年(581),坚即帝位,立为皇后,

  • 功房

    清代内蒙古绥远城(今呼和浩特)旗兵习武练功的场所。绥远城正蓝、镶蓝、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黄、镶黄等八个旗佐皆设之。功房内备有各种传统武术器械,练功者可在此学练拳击沙袋、扔锁子石、摔跤及练刀、枪、

  • 速木耳

    见“松木儿台吉②”(1297页)。

  • 德荫堂集

    书名。清阿克敦撰。全书14卷。成书于乾隆朝。内容多为有关清史的著述。惟卷13《初使准噶尔奏》,卷14《再使准噶尔奏》为作者于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三年(1738)先后两次往伊犁会见噶尔丹策零的疏

  • 傀儡番

    清代文献对部分高山族的称谓。泛指居住在凤山县(今属台东县)境傀儡山周围的高山族。据《番俗六考》:共有“番社”54个。他们居于深山险隘,少与外人接触,自幼习镖刀,弓矢,“镖箭一发无逸”。主要以狩猎为生,

  • 他鲁河

    见“他漏河”(574页)。

  • 玉恒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废主李期年号。自公元335—338年,凡4年。

  • 载穆

    ?—1911清宗室。字敬修。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恂勤郡王允禵五世孙,副都统奕云之子。20岁充三等侍卫,迁头等侍卫,兼办事章京。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及光绪帝逃往西安

  • 雷帖木儿不花

    元末农民起义首领。蒙古族(?)。顺帝至正(1341—1368)中,在全国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结程思忠,率众发动起义,攻陷永平,势及辽东部分地区,增土筑城,因河为堑,坚守永平,屡与知枢密院事也速所领政府

  • 经世大典征缅录

    书名。又名《皇元征缅录》、《元朝征缅录》。元人撰,不著姓名。此书出自官府档册,载征缅事。《元史·缅国传》即据此稍有增删。载至元八年(1271)至大德五年(1301)八月事。因作于天历、至顺年间(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