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粤风

粤风

书名。瑶、壮、汉族民歌辑注。4卷。清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今绵阳市人,汉族)撰。为作者在粤西浔州(治今广西桂平县)督学时,闻浔江摸鱼歌受感动而采集之,后又收纳前任浔州推官吴淇所辑《粤风续九》部分内容,总勒而成。卷1辑“粤歌”(当地汉族民歌)29题共49首,附录“蛋歌”(指水上居民的民歌)3首,“沐浴歌”1首;卷2辑“徭歌”(瑶族民歌) 20首,又“徭人”“布刀歌”1首;卷3辑“俍歌”(壮族民歌)22首,又“俍人”“扇歌”(写于纸扇上的俍歌)7首,“担歌”(刻于扁担上以赠情人的俍歌)1首;卷4辑“僮歌”(壮族民歌)8首。全书共收汉、壮、瑶三族民歌111首,平列编卷,说明辑者对少数民族并无歧视之意。其中,除“粤歌”语文一致,无需注释翻译外,对瑶、壮两族民歌,均用汉字记录瑶语或壮语,并详加注释。为研究瑶族、壮族语言及文学史的重要文献。著名史学家和古籍学家顾颉刚(1893—1980)曾赞扬该书为“极大胆的创举”。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函海》本及1927年朴社出版本(顾颉刚作序)等。

猜你喜欢

  • 依合瓦尼派

    阿剌伯语音译,意为“兄弟”。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清末民初,由马万福(又名马果园,东乡族)为首的十大阿訇所提倡。主张凭经行教,称为遵经派。反对以往伊斯兰教各派中的汉化仪式和思想,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经堂教育

  • 多尔济丹巴

    ?—约1732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称多尔济达木巴、多尔济旦木巴。绰罗斯氏。※大策凌敦多布次子。初领准噶尔一昂吉。驻牧于额敏河流域等地。雍正九年(1731),从父侵喀尔喀苏克阿勒达呼,兵败。十年,

  • 达牟欧

    见“且卜拉”(558页)。

  • 捡骨葬

    见“拾骨葬”(1621页)。

  • 石宣

    ?—348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太和三年(330),石勒行皇帝事,受封左将军。延熙元年(333),封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河间王。建武三年(33

  • 把林台吉

    ?—157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野邓台吉。因领有土默特所属把林部,故习称把林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五子。驻牧于大同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塞北五百里处的歹颜那失机。隆庆五年(1571),受

  • 护乌桓校尉

    官名。西汉始置。秩比2千石。武帝元狩(前122—前117年)年间,匈奴为汉将霍去病所败,势衰,乌桓摆脱其统治,附汉,被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助汉侦察匈奴,汉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领

  • 段廉义

    ?—1080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二世国王。又作段连义、段义连,一误作段达义。白族。大理人。※段思廉子。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一作七年),父禅位为僧,遂即王位。翌年改元上德,遣使奉表向宋朝进贡金装碧玕

  • 慕容仁

    ?—336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慕容廆少子,慕容皝弟。受命镇守平郭(治今辽宁熊岳县东)。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统左翼军,配合兄皝大败宇文乞得龟,获民

  • 辄勒克

    参见“察拉克”(2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