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
明代内蒙古寺庙。原名寿灵寺,后改灵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呼包公路北侧,距包头市东约50公里。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所建离宫,兼具寺院、城堡、邸宅特点,明万历三年(1575)建成,明廷赐名福化城。达赖三世曾在此驻锡。万历三十四年(1606),迈达里呼图克图自西藏来内蒙传教,坐床于此寺,因称“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寺有城墙环绕,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1里许。大殿东偏广场有太后庙,内有檀香木塔一座,传说内供俺答汗妻三娘子骨灰。
明代内蒙古寺庙。原名寿灵寺,后改灵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呼包公路北侧,距包头市东约50公里。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所建离宫,兼具寺院、城堡、邸宅特点,明万历三年(1575)建成,明廷赐名福化城。达赖三世曾在此驻锡。万历三十四年(1606),迈达里呼图克图自西藏来内蒙传教,坐床于此寺,因称“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寺有城墙环绕,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1里许。大殿东偏广场有太后庙,内有檀香木塔一座,传说内供俺答汗妻三娘子骨灰。
最早的蒙古文铅字印刷出版机构。1923年在北平设立,创办人特睦格图(1887—1939),曾在内蒙古建立“漠南景新社”,石印蒙汉合壁教科书。后试制蒙文活版铅字,几经失败始告成功,仍设此印刷机构,正式出
书名。元同恕(1255—1332)撰。15卷。所居名榘庵,因以名集。奉元(今陕西西安)人,字宽甫。世业儒。年13以书经冠乡校。世祖至元(1264—1294)间授国子司业,辞不赴。陕西行台侍御史赵世延请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
唐代南诏工艺师。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唐天宝(742—756)间,主持铸造崇圣寺(在今大理城西北的点苍山莲花峰下)雨铜观音巨像,置于崇圣寺千寻塔观音殿中。像高24尺许。谢肇淛《滇略》传其名称
见“和勇”(1443页)。
即“杜拉特部”(962页)。
?—1800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汗。一译汗霍加。原为西部哈萨克(奇齐克玉兹)苏勒坦(苏坦)巴喇克子。20岁时,以父病逝,随母改嫁右部苏勒坦※阿布勒比斯。被阿布勒比斯育为己子。乾隆四十八年(178
金代女真语官名。又译蒲辇。女真谋克(百夫长)的副职。一谋克辖两蒲里衍,一蒲里衍管正军50名。充任者月给钱、粟、绢、绵等例物,放老归里者给赏。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
新疆塔吉克语,意为“伺候别人”、“干零活的人”。源于清乾隆朝,初多为因触犯刑律而受命供役于色勒库尔(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正、副阿奇木伯克及其他地方官吏,从事家务劳动,承担各种差役或当随从、喂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