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翁独健

翁独健

1906—1986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福建省福清县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时即从事《道藏引得》等工具书的编篡。193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1938—1939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受业于汉学名家希伯和等人,习对音、勘同之学。后历任云南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顾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长于元史、蒙古史及中国北方民族史、中国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研究。精于中国传统考据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治学谨严,以思虑缜密和讲求科学见称,所著《斡脱杂考》、《蒙元时代的法典编篡》等文,开三四十年代中国蒙元史学界以新的治学方法整理史料、扩宽研究领域的风气,与同时代学者韩儒林、邵循正各以突破性的论著把中国蒙元史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同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建国初期曾一度负责北京市教育局行政工作。以后长期在有关学术组织领导岗位上,悉心擘划、建议、推动蒙元史、中国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奖掖诱导中青年学者成材,并多次与其他知名学者共同组织有关民族史重大课题的学术讨论,对中国民族史上若干重大问题所持的观点在史学界颇有影响。曾负责总校《元史》,主编《蒙古族简史》、《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分卷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史部分。历被推选为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中亚文化研究联合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 启台鄂拓克

    见“启台部”(1174页)。

  • 宣抚司知事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属员。掌管案牍及管辖吏员,为宣抚司经历的副手。明代授任土官,秩正九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狄历

    见“敕勒”(1983页)。

  • 米擒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四川松潘西北大金川上游细华以南阿坝地方。

  • 斜仁柱

    即“仙人柱”(571页)。

  • 浚稽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约在今蒙古国南部鄂洛克泊南。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汉将赵破奴率2万骑出朔方,期至浚稽山,归途,遭匈奴围击,被捉。征和三年(前90),汉御史大夫商丘于浚稽山遭匈奴军及降将李陵追击

  • 拉木鼓

    旧时云南西盟地区一带佤族一种传统的宗教活动。当地群众认为木鼓能通神,是众人崇拜的对象。用长约两米的粗大树干挖空而成。每年二月各个村寨都进行制作木鼓,由一户或二三户主动提出,担负出牛、酒等祭品。由青壮年

  • 拉鲁噶察

    见“拉鲁”(1367页)。

  • 玛尼全集

    藏文书名。又称《玛尼宝训》、《大史册》。共两卷,上卷全称《玛尼全集第一卷大悲千佛之广史》,377页;下卷全称《护法王松赞干布全集下卷遗教》,331页。有关作者说法不一,一说上卷系珠脱约楚,或支塞汝恭顿

  • 信苴功

    即“段功”(16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