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葱岭

葱岭

西域古山名。见两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晋书·四夷传》·《魏书·西域传》、《隋书·裴矩传》、《旧唐书·西戎传》、《新唐书·西域传》、《五代会要》、《宋史·高昌传》、《元史·河源附录》、《大明一统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唐代又称极嶷山。《水经注》称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又以山崖葱翠得名。并指其范围:南接大雪山(今中亚兴都库什山脉),北至热海(今伊塞克湖)、千泉(今哈萨克斯坦阿巴尔扎只),西至活国(今阿富汗昆都士),东至乌铩国(今新疆莎车),实际上将今天山山脉西段也包入葱岭。近代以来,都认为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此名《大唐西域记》作波谜罗。《新唐书·高仙芝传》作播密。波斯语称帕米勒尼耶,意为“世界屋脊”。其四至为:南抵兴都库什山,北接后阿赖岭,东界赫色勒牙克山,西邻喷赤河什克南地。汉代为西域都护所辖无雷国地。唐朝设葱岭守捉,驻军戍守。天宝六载(747),安西副都护高仙芝伐小勃律,由此进兵。清代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所属山川。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帕米尔雅什库里北苏满塔什立乾隆纪功碑。光绪五年(1879),刘锦棠有帕米尔高原上设七卡防守。十年(1884),又在乾隆御碑处增设苏满卡。

猜你喜欢

  • 盛世才

    1897—1970民国时期新疆地方军阀。字晋庸,辽宁开原人。汉族。早年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1917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作为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参加请愿

  • 哲里木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哲里木,山名,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清代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4部10旗在此会盟,故名。地处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邻接辽宁、吉林两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南部属辽河平原

  • 合底忻

    即“合答斤”(834页)。

  • 吐蕊

    见“始毕可汗”(1550页)。

  • 达失干

    见“者舌”(1348页)。

  • 明治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英年号。?—1009年。

  • 拓跋朝光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拓跋守寂子。唐代宗永泰时(765—766)任静边州都督、左羽林大将军。唐朝为离沮内徙党项受吐蕃诱胁,永泰后迁其部于银州之北,夏州以东及绥、延等州。静边州都督府亦移置银州境内。其部地处

  • 罗福成

    1885—1960我国早期研究西夏文字、契丹文字和女真文字的专家。浙江上虞人。字君美。罗振玉长子。先后毕业于江苏师范学校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兽医科。相继旅居日本京都、天津和旅顺。在京都时,与弟罗福苌共同研

  • 丹斗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化隆县小积石山中。寺周石壁高耸,佛殿建于峭壁之中,或于悬崖下,或依天然岩洞,别具一格。据载,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灭佛,于曲卧山修行之藏饶赛、肴格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至青海,

  • 阿尔巴卜伯克

    见“阿尔巴布伯克”(1241页)。